神與人的交叉點: 走下佛壇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西方一神教(包括猶太教、各基督教派、伊斯蘭教), 上帝现身在摩西面前的时候,說“我是自有永有的”, 神的概念是最高神,而且是唯一的神, 創造了萬物和人類, 人、神不可逾越。

東方宗教大相徑庭。有人說印度教是有神論/多神論, 佛教和耆那教是人本論/無神論,所以 “佛”的漢字也是從人字邊,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的第一句話就道出:「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顛倒妄想,不能證得。」。

由佛壇走下來的悉達多

位於尼泊爾藍毗尼的摩耶夫人廟旁一條高約五米的石柱,就是著名的阿育王石柱。玄奘曾到訪過,並記下:「有大石柱,上作馬像,無憂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其柱中折撲地。」現在已經找不到石馬的柱頭,只有一蓮花座掉在地上。柱上用波羅米文刻有阿育王敕文:「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立柱紀念。藍毗尼村成為宗教免稅地,只須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為稅賦。」

這石柱的重要性猶如埃及的羅塞塔石碑(Roseti Stone),因為一八九六年,德國人發掘出此石柱前,佛陀一直被佛教徒認定為神,印度教徒則認為佛陀為毗濕奴的化身,西方世界更認為佛陀是東方宗教的虛構人物、神話人物。

也難怪,《佛本生傳》之中有關佛陀出生的描寫,神乎其神。聖母瑪利亞是處女懷了耶穌,摩耶夫人則是因「白象入夢」而受胎,並在右脅生下佛陀。嬰兒一出生就會走路,於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足下便長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地上湧出兩個泉眼, 流成池水, 空中有兩龍王,分別灑下一冷一熱水柱為嬰兒沐浴。這就是後世四月初八日浴佛節的由來。但外人看上去,佛陀就像是神話中的虛構人物。

到了十九至二十世紀,嚴謹的西方考古學家根據法顯和玄奘的遊記,一一將神話、傳說、宗教、經書的主人翁──佛陀──的誕生、苦行、悟道、傳道、圓寂的地點、古蹟,發掘出土,眾多的考古發現,為佛陀在歷史上的真實性提供了科學而理性的強大證明。西方考古學家近百年的考古發現,令佛陀慢慢褪去二千多年來神的光環,慢慢走下大雄寶殿的神壇。

一個赤裸雙腳、穿上黃色袈裟、托著乞食缽的僧人,真實、理性、純樸、人性,一步一步向我們走過來,娓娓道出他當年在菩提樹下悟得的道、找到的路。

 

「雖然我年齡尚小,滿頭都是烏黑頭髮,年輕力盛,剛要踏入壯年,雖然我父母都不希望我離家而哀傷哭泣,但我還是將鬚髮剃掉,穿上了修行的黃袍,離開家庭,走入無家者的生活。」

──巴利文《中部經》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