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半, 晨光下的寮國龍坡邦法國街和旁邊的小巷, 靜靜地冒出了幾十位老人家, 每個人都手持竹簍, 肩膀上都斜披著白色的沙龍。有的手持小木凳, 然後就坐在路邊等候。沒有小木凳的, 就赤足跪在路邊。除了早起的鳥語, 沒有一個人說話。
六點正, 街頭的盡頭出現橘色的一點, 往前不停地延長, 織到半條街那麼長, 彩雲下的緞帶般飄過來, 輕盈無語。原來, 是一間寺廟的數十位沙彌, 跟著帶頭的僧侶魚貫而行來化緣。身穿露左肩的橘色袈裟, 腰間系著黃布的腰帶, 赤著腳, 左肩挎著銅製的化緣缽,莊嚴無聲地慢慢沿著街旁走過來, 袈裟把朦朦亮的街道照亮。一會兒, 又有另一條又一條橘色緞帶飄出來, 是其他的寺廟了。
當領隊的僧人走到街邊第一個跪著的信徒時, 停下、靜靜地打開化緣缽, 老太太就用手從竹簍裡掏出一把糯米飯, 放進師傅的化緣缽。僧人合上蓋子, 老太太合十感恩, 因為托缽讓她有機會供養三寶、積德積福。
酒店侍應準備了新鮮糯米飯、白色沙龍、草蓆這「三寶」給我, 讓我也一嘗最正宗的佈施滋味。試了才知道, 徒手不停抓出熱騰騰的糯米飯, 很燙手。還要握成一小團, 一小團地放入每位的師傅的化緣缽。我佈施時笑著望那些龍尾的十一、二歲的小沙彌, 他們也友善地笑一笑, 害羞得很, 馬上別過臉去。
寮國雖然是共產主義國家,九成以上人口是佛教徒。男性年青時都曾出家,守沙彌十戒。每天早晨化緣得來的千家飯, 就是他們一天的糧食, 而且嚴守佛教 “過午不食”的戒律。正在開電視熱播的《明日世遺》, 為大家介紹上座部佛教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