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哥倫布

我到了中南美洲六次,想起這個人,如果沒有他,我今天到了墨西哥應該是碰到馬雅人說馬雅話、秘魯人是講印加話。

我到了美國十多次,想起這個人,如果沒有他,今天沒有美國,也不會有美式英語,應該還在講印第安語和吃Taco。

上個月在倫敦入住最高的香格里拉酒店,俯瞰泰晤士河燈火燦爛,如果沒有他,西方各國應該沒有這五百年的壓倒性優勢。沒有了美加澳紐作為子國,英國也無法建立日不落帝國、打贏二戰,英語更不會成為國際語言。

全球一體化的種子,就是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播下。第一次的收成就是哥倫布大交換,中國人首次吃上了玉米和辣椒,於是我們才有了水煮魚片。但今天我們旅遊的樂趣,已被全球一體化洗刷得乾乾淨淨,我對哥倫布又愛又恨。如果沒有哥倫布,如果鄭和有遠見,今天不會有我坐的這艘英國Cunard冠達郵輪了,應該是鄭氏郵輪,跨越美洲講中文的新北京、新廣州、新河南了,而不是講西語的里約,講英語的新英格蘭、紐西蘭。

我坐冠達的瑪麗皇后二號(QM2)號郵輪,到達大西洋中的大加納利島,這裏是哥倫布起航前往未知世界前最後一站,哥倫布故居後面有個不起眼的小教堂,一四九二年他在這座小教堂裏跪下,祈禱聖母保佑他能夠找到前往印度的新航線。

哥倫布的身後,不是帆船被毀滅、航海日記被燒毀的鄭和命運。中美和南美建立了新西班牙,在巴西建立新葡萄牙,英國在美加的東岸建立的新英國,法國在加拿大建立的新法國,荷蘭在紐約建立了新荷蘭,在大洋洲建立了紐西蘭。哥倫布發現了新世界,導致歐洲統治全世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