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蹈海熱情鎮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早晨六點公主遊輪停泊在魁北克以南120公里外的不知名小鎮。

最佳碼頭歡迎獎

「Bonjour 早晨!你好!」,晨光之中,不斷有人伸手熱情地向我問候。「你好嗎?歡迎光臨Saguenay!」一個個盛裝打扮的婦人,列隊在船邊歡迎我,現在才早晨七點過,下船的乘客才寥寥數人,幾十個婦人穿上最隆重的皮草外套,笑容滿面地逐個來和我握手歡迎,令我受寵若驚, 想起四百年前加拿大東部就是因為皮草貿易,吸引了法國來此地殖民。還有當地紅番,穿兽皮、戴牛角, 以及一大群豆丁小孩們,穿上衣不稱身的大人格仔羊毛外套。

音樂一起,婦人們、兒童們就手拉手,圍成圈,唱歌跳舞,也不理會觀眾就我們幾個人。這時有人遞上藍苺批,有人倒一杯藍苺汁,還有人做冰上楓糖請我吃。還有個舞動Saguenay區旗的大叔,拉著我解釋他手上大旗的綠色代表森林、黃色代表農業、中央十字架代表天主教、銀色代表出產錫。「你們郵輪的到訪,是我們鎮上的大事情!」

這個小鎮在2009年、2012及2013年,以這個獨特而且窩心的歡迎儀式,羸得了Cruise Insight雜誌的「Best Port Welcome」奬。

平平無奇一小城

Saguenay區由七個小鎮組成,沒有名山大川,也沒有名勝古蹟。但每年吸引三十多艘郵輪來此停泊。為什麼呢?

我在碼頭巴士站買了Hip on hip off巡迴觀光巴士,$10,每十五分鐘一班。不像其他城市,每人派發一個耳筒聽講解,這裡巴士內有一個義工伯伯真人講解,雖然他的英語像法語,但伯伯準備充分,又有地圖、又有剪報、又有相片,介紹本地歷史、以及大火災、大水災。

重要景點是小白屋,一間其貌不揚的農舍小屋,因為在1996年大洪水中矗立不倒,成為「希望」的象徵,市政府將這間小屋保存成歷史公園,周圍修建了人工瀑布,也是全鎮最出名的景點。還有紙槳廠,1870年的大火災燒毀了廠房,剩下颓門敗瓦,但廢棄廠房位於溪流之上,針葉樹林之間,環境優美。

臨別十里相送

回到碼頭,鐵馬外面已經站立了一層層的當地居民,我一走過,他們就大聲道謝「Merci, merci」,說來慚愧,我只買了一張觀光穿梭巴士票,在小鎮上逛了三個小時,拍了幾十張相片而已。全鎮的居民魚貫而列,站立在碼頭及海邊,密密麻麻,十里相送,簡直當我是國王一樣。會講英語的居民問我從哪裡來?為什麼要選擇停泊在Saguenay?看來,他們也不懂自己小鎮有什麼吸引力!看著圍上來的居民們,我老實告之「停泊這裡不是我們遊客的選擇,是郵輪公司的選擇。我估計這裡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浴火蹈海後,保留了熱情無比赤子之心的你們。我停泊了亞歐美非洲幾十個港口,沒有居民這麼歡迎我,也沒有這麼多人來送行。」

公主遊輪準時五點鐘響起三聲號鳴,啟航了。不得了,岸上的鄉親父老、大人小孩們用法語奔走,揮手大叫「多謝!再見!」,船上的乘客幾乎全部出來,向熱情好客的居民們揮手告別。我拿著今天早晨村民送我的區旗,向這些非親非故的熱情鎮民們,不停叫”merci!”

我就為這個浴火蹈海後,重生的Saguenay取個中文名字吧:熱情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