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讚神明聲色俱

上期講過 天主教、印度教都有台灣大甲媽祖遶境這樣的大型神像巡遊,移船就磡,主動出擊,敲鑼打鼓,抬著神像,到處宣揚,這也是最活潑的宣教方式。

但是不同我參加過的巴西、秘魯以及印度的神像巡遊,大甲媽祖遶境最成功之處, 就是將這個源自清代相傳百年的古老宗教活動年輕化、嘉年華化, 甚或“馬拉松”化!

我觀察身邊的遶境參加者,十分難得地,超過一半都是年青人。因為觀乎其他兩岸三地的本土宗教活動,大部份信徒都是上了年紀的婆婆媽媽。那見過數以十萬計的年輕情侶拖手、中學生連群結隊十幾人,還有廿幾歲的銀行職員單拖, IG及FB上,#大媽甲祖遶境的Tag及Selfie更是日日洗版,比香港最盛大的渣馬、街馬氣氛更熱烈,更自由奔放,更加好玩! 大甲媽祖遶境是怎樣成功吸引年輕世代,放下手機及遊戲機,來參加宗教活動呢?

首先形式自由化,參加大媽甲祖遶境,不需要報名,也不需要什麼規矩,隨時可以插隊參加,長達九天的全程太辛苦?參加一天或半天也不拘。晚上要睡宮廟的地上太刻苦? 坐車回家睡也不錯。相比清規戒律的基督教十誡、佛教五戒,這種自由奔放的派對形式更受年輕人歡迎。

第二個原因是聲色俱全,比明星演唱會、跨年派對更大規模,這自然得力於民間宗教的自由性。起駕全晚敲鑼打鼓,舞龍舞獅,陣頭表演更是眼花撩亂,派放禮物,不間斷燃放鞭炮、花火,媽祖出城時更加在大甲溪施放一百萬發花火,燃燒的不只是大甲鎮瀾宮的無比雄厚財力,更加點燃了年輕人喜歡熱鬧的心。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體現在台灣本土宗教,就是獨特的鋼管辣妹脫衣舞。布袋戲、歌仔戲這些表演也太保守了,所謂的「舞讚神明」,泰國四面佛也有還願舞,但激烈程度遠不及台灣。起駕當晚在大甲鎮瀾宮依次有各大友好宮廟「站香」(意即參拜)隊伍,其中有一隊性感女子,身穿超短裙、露出雪白大腿、高跟鞋,身披「鳳凰女子樂團」 綬帶,魚貫而入,向媽祖站香,一時間吸引了全場男士們的手機鏡頭。

其實這些性感女子只是小兒科,遶境沿途的辣妹團表演、鋼管舞孃,更像百萬煙火一樣無限免費放送,怎麼不吸引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呢?(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