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爆電音三太子

參加人數超過一百萬人的宗教活動, 香港人應該沒有經驗。因為年三十的黃大仙祠,最多時也是五萬人左右。能夠吸引到百萬民眾參與盛會,成為台灣地表最大規模遷徙活動,源自清朝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 仍然是充滿新鮮活力、人氣鼎盛。每天在FB及IG上打卡,向友儕炫耀自己參加了遶境的台灣年輕人數以十萬計。盛況空前,比跑渣打馬拉松更潮、比聽天王演唱會更誠心。

大甲媽祖成為比蔡依林、麥當娜還要紅的真正天王巨星,天后出巡,萬人空巷,一定有其成功原因。退休前我是Sony遊戲機的市場行銷負責人,用Marketing的角度來分析,大甲媽祖比其它宗教更受年輕人歡迎,得力於行銷有道。

首先是包容性及娛樂性。傳統清兵打扮的「報馬仔」「繡旗隊」「哨角隊」「馬頭鑼」「卅十六執士」「轎前吹」等人馬多達數千人,加上舞龍舞獅,這些不算什麼新奇。台灣獨有的「陣頭」表演,跟著強勁電音跳起迪斯可的三太子哪吒(佛教稱為那羅鳩婆天,道教稱為中壇元帥), 更為逗趣。由於表演者總走在神明隊伍前面,因此叫陣頭。

今晚媽祖出巡前,就有三太子的陣頭表演。他還口含奶嘴,因為哪吒是神話中最年輕的神明。他一出場沿途派發奶嘴,信眾瘋搶,因為有此三太子奶嘴,小孩自可得神明庇佑健康成長。遶境一趟, 三太子送出上萬枚奶嘴,仍然供不應求! 搶不到的香客就自備奶嘴,塞進太子爺的嘴巴裡,叫做「過嘴」。

三太子跳迪斯可時,旁邊還有一個瘋僧手持蒲扇起舞,原來是濟公,我不懂為什麼哪吒會同濟公同框?問過台灣信眾,原來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之中,濟公是三太子的師傅!

濟公不是南宋時候的人嗎?三太子源於《封神演義》中的商周時代,徒弟怎麼會早出生過師傅了二千年呢?

哦,不必深究!即然有舞台效果,時空穿梭下又何妨呢?(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