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民宿推荐2021四間之二: 阿里山得獎高山茶園「生力農場」吃私房茶料理

阿里山得獎高山茶園「生力農場」1 : 私房茶料理

離開了民宿仲明居,中午到了獲獎無數的生力農場吃私房茶料理、參觀民宿、茶園、品茶。

生力農場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55.6K處) ,海拔1250公尺,四周高山環繞,氣候宜人,這裡是阿里山高山茶的原鄉,起伏綿延的翠綠茶園之中,就是這間35年歷史的民宿農場。

一樓是製茶工廠,二樓是景觀餐廳及民宿,到處都掛滿了「第一名」「優質獎」的金字牌匾,顯示這家農場的顯赫歷史。

老闆黃昶豪匆匆忙忙出來招呼我,說今天沒有廚師,他要自己下廚為我煮午餐。正中下懷,我一早就聽說他母親製茶了得,35年來得獎無數,他自己也拿下了嘉義縣90年度冬季製茶技術比賽第二名、他的阿里山紅茶更榮獲第21屆優良食品評鑑「金賞獎」。今天更可以試一試他的廚藝如何! 眼看他就要進廚房,我馬上跟隨,問准可以拍攝,於是將私房茶料理的烹調過程錄影,方便大家將來在家中試一試!

廚房很乾淨,已經擺放好了各種食材,他開始炒茶香三杯小卷。平時我們吃到都是三杯雞,最多是茶香三杯雞,想不到黃昶豪用小卷(魷鱼)取代雞! 他用苦茶油爆香作料及茶葉後,放入小卷快炒,畫龍點睛的部份,是如何加入茶香?他巧用了兩種茶葉,先用開水泡自家製的烏龍茶,變成濃郁的一杯茶湯,直接倒進熱鍋中,提供茶香味! 再加一杯料酒、一杯醬油膏,最後起菜前加入了新鮮摘下的未製茶葉,翠綠的顏色配搭白色的小卷,原來這是為視覺效果,因為新鮮茶葉的味道沒有九層塔那麼明顯。最後再加一點點的糖,以及三色彩椒,炒幾下就上碟了。這道菜的烹調方法簡單易學,唯一難找到的是新鮮茶葉,但對農場來說,就垂手可得。

一口下去,茶香濃郁,和我們平時吃的三杯雞不同,味道比較清淡,這也許就是用海鮮的原因!

第二道是茶油煎雞腿。其實苦茶油並不是來源於製作茶葉的茶樹,而是高大的大果油茶樹,用其果實內的茶籽榨出來,苦茶油有「東方橄欖油」之稱,阿里山高冷無汙染的環境下能夠出產油質純正、品質優異的苦茶油,我這次也買了兩支回家,苦茶油雞更是阿里山的名菜。我平時吃的苦茶油雞均是炒的,但黃大哥的版本是用慢火深煎雞腿,製作時間較長,但就做到皮脆肉嫩,最後撒上一點阿里山 椒鹽粉吊味,更是小朋友最愛。

他叫我們先開動,他再煮其它菜。餐廳面向一望無際的清翠茶園,空氣中飄散著悠悠茶香,添了一碗紅茶飯,用了阿里山紅茶去煮,顏色很像糙米,吃下去也有淡淡茶香。 吃了一半,他又端出梅菜扣肉, “這是我媽媽自己做的梅菜,由於是淡梅菜,不是太鹹!” 扣肉相當軟熟,入口即溶,鹹香肉汁用來下飯一流。

一會又來了烏龍茶香排骨湯,他介紹 “茶入湯千萬不能煮太久,茶會讓湯變澀、肉變老,所以加入的份量和時間要巧妙掌握!”喝下去,像湯又像茶,原來他也用了兩種茶葉! 大滿足!

這茶料理被稱為私房菜,是因為沒有菜單,山上有什麼就吃什麼,收費為2人1200元5菜一湯、3-4人2000元6菜一湯,5-7人3000元七菜一湯、8-10人4000元八菜一湯。

阿里山得獎高山茶園「生力農場」2: 睡看懶人日出阿里山

吃飽喝足了,黃大哥邀請我去參觀民宿。 “茶園由我母親開始已經經營了35年,我是第二代,但民宿和餐廳就是我自己開始的”,他不無自豪地介紹。民宿是傳統的小木屋,一拉開窗簾,滿目盈翠,陽台前方是修剪整齊的自家茶田,遠方是鬱鬱蔥蔥的象山,面向為東南,每天太陽就在陽台的左方升起,,“我們主打就是懶人日出! 就是睡在床上,睜開眼睛,你就能欣賞到阿里山的日出!”

“剛好遇到採茶的時候, 早上不用設鬧鐘,約6點半的時候,下面的茶田就很熱鬧了! 但也要碰運氣,一年採收五次,每次兩天而已! 你要遇到採茶的風景就很難,比阿里山雲海還要困難! 之前在網路上預約,我不保證每次都有採茶的風景喔!”

另一邊的落地大玻璃窗,是民宿的公共空間客廳,這是全個農場最好景觀的位置,可以一邊泡茶,一邊看茶園風景,而且在冬天冷的時候,不必到屋外吹冷風,也可以一齊看日出美景呢!

阿里山得獎高山茶園「生力農場」3: 得獎茶園開箱! 烏龍茶?金萱茶? 紅茶?

參觀完民宿,終於到了最重要的得獎茶園開箱。

餐廳下方就是製茶工廠,黃大哥給每個遊客一頂草帽,我們一齊走出來,山坡上下都是生力農場的茶園。

“今年比較乾旱,茶葉長得比較慢,我們都在等下雨” 他指著這片茶田說 “現在看到這個茶的品種,它是金萱茶的品種,叫做台茶12號,它的特性就是沖泡之後會呈現出一種牛奶的香氣。 我們這邊阿里山現在流行做紅茶,其實做紅茶的原料,就是原本做烏龍茶的原料。所以這茶葉除了可以做綠茶,也可以做紅茶的部分。像我們對面馬路,山上這邊的茶樹的顏色黑葉子比較多,那是烏龍茶。”

“茶樹一定要修剪,這就是我們冬天的時候修剪下來的”他撿起地上的枯枝, “那我們修剪的目的是把這些細枝條去掉,樹幹才再發新的芽出來,芽才會長得比較強壯,芽頭有比較大。我們就可以採茶了,我們在採收時會挑比較成熟的芽,像這樣採一心三葉”,他隨手折下一株,中央有一片末打開的嫩芽,以及三片嫩葉,示範給我們看,這就是集中在春天和冬天做的烏龍茶。

“那我們可以根據我們要做的茶的品種而用不同採茶方式,例如我今天要做綠茶和紅茶, 那我就要採一心二葉的方式。比較起來,量就少很多了, 而通常夏茶才做紅茶。一年正常金萱茶可以收5到6次,如果雨水正常的話,我們是四月初採第一次, 之後再50天就可以採第二次。一直延續到冬季,我們這裡是在11月,這邊就已經很冷了,日夜溫差大,茶樹在氣溫低於15度以下,就不會再發新芽,冬茶就在11月初採完,然後進入休眠,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 二/三月才會發新芽,所以冬天是我們茶農的農閒時間。”

眼前的這些茶樹很矮,只及腰部,怎知這些茶樹和農場的歷史一樣,已經三十多歲了! “因為每年都在反覆修剪,如果我們不理它,不修剪它,就會像後面那邊那邊山茶花樹一樣,長到三公尺高,那就不能用了!”

“現在採茶都是人手嗎?” “是啊, 全人手的, 採茶工人的工資為1公斤65元,那正常的速度的話,他1小時要採到12公斤,在台灣的採茶工人主要構成是新住民,台灣人會採茶的通常都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年輕人都不肯做這麼辛苦的採茶工。”

阿里山得獎高山茶園「生力農場」4: 茶席設計第一名

餐廳正中央高高掛著紅底金字的牌匾「第一名」,原來是黃大哥的母親羅秀梅曾獲嘉義縣觀光產業從業人員茶藝成果發表會茶席設計第一名,令我對這次的品茶充滿期待。

“我這次是用評鑑杯的沖泡方式來沖泡,用的份量是3公克的茶葉,那這一個評鑑杯的容量是150CC,

這樣一個沖泡標準的是我們台灣茶葉比賽標準的沖泡模式,就是3公克的茶葉放在150CC的評鑑杯然後

用100度的開水,浸泡6分鐘,之後倒出來了, 等來做評鑑。”

茶桌上放了生力農場出產的六種茶葉和六個有蓋評鑑茶杯,他沖水之後,蓋上茶杯蓋子,”茶葉倒出來後,要靜置6分鐘,再讓評審來聞香! 為什麼要等6分鐘呢? 是為了茶水降温,不會使評審的鼻子跟舌頭受傷, 維持評審的敏銳度。”

”今天我準備了六種自家茶葉,包括阿里山綠茶,金萱茶,清香烏龍,焙香烏龍,蜜香烏龍還有阿里山紅茶的部分。希望大家可以很清楚明瞭的喝到茶葉不一樣的表現,例如我們可以拿綠茶來跟清香烏龍作比較,因為這兩款茶的原料是一模一樣的,只是烏龍茶製作過程中有一大串的流程去發酵,發酵程度為15%,所以呈現出一股強烈的花香味。而綠茶就直接殺青,所以就保存茶葉原本的清香滋味。這兩款茶葉沖泡之後,就有很強烈的對比,這兩款就可以比較不發酵及半發酵茶的分別。”

“那接下來第二款是金萱茶,這也可以拿來跟我們的清香烏龍茶作比較,因為這兩隻製作方式一模一樣,但是原料不一樣。金萱茶用的是台茶12號的茶芽,而另一款是清香烏龍的茶芽,這兩款比較就是其品種差異性!”

我是一個茶藝門外漢,經過這位茶葉達人的現場指導之後,對阿里山茶葉似乎有了多一些的了解! 至少,下次我去叫茶的時候,知道什麼金萱茶,什麼是清香烏龍茶了!

這個得獎的生力農場不止大,而且節目豐富,景觀一流,集茶田、製茶工廠、茶料理、民宿、茶席於一身,主人黃大哥是一個如數家珍的茶博士,對於喜歡喝茶的遊客來說,可以考慮來一個 “茶文化之旅”喔!

24小時線上訂房 : http://www.slfhs.com/

生力農場訂房專線 : 05-2586785〈AM10~PM20〉

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隙頂9-5號

*本篇文章為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