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前生後世

這片熱土位於中國、印度這兩個亞洲古代文明之間,數千年來都深受兩國的文化所衝擊。中國的儒家、道家、漢字、以至是筷子,印度的婆羅門教、南傳佛教、印度教,都對東南亞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在法國殖民中南半島時,也以印度支那 (IndoChine) 來形容這一片地方,既包含地理上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意思,也是中國印度對這片土地影響的一個明證。

東南亞的歷史,是一個源遠流長的戰爭史,也是一個不同民族王國輪流崛起,在這片土地綻發光芒的故事。此起彼落的王朝、例如越南中部的占婆、柬埔寨的高棉帝國、暹羅的大城文化、寮國的瀾滄王國、緬甸的蒲甘王國等,都曾經在這片土地上輝煌過。

輾轉來到近代,在地區爭霸的由中國與印度,變成由歐洲遠道而來的殖民者,緬甸被英國殖民,柬埔寨、寮國以及越南則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並統稱為印度支那。直到1839年,美國牧師馬爾甘 (Howard Malcolm) 在其著作「東南亞旅行」中,首次將這片土地稱為「東南亞」,狹義上的東南亞地區正式誕生。

《明日世遺》一共十三集, 在開電視播出之時正值硝烟四起的香江2019年動盪之夏。播出時間為週末十時半,更加是警民衝突高峰時刻。有什麼節目比得上新聞直播的震撼和痛心呢?最後成為收視炮灰,也是意料中事。相距半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狀病毒蔓延全球時,日韓台泰紛紛封關,我被迫宅在家,正好著書,完成這本狼煙遍地時被遺忘的作品,希望下次你去東南亞時,有了一個歷史文化的GPS。

《明日世遺》新書已經面世,我將會用倒敍的形式,由近代史開始,帶大家遊歷殖民百年、中英角力、中印交匯、古代王朝、原生文明,最後沿著這個半島的「母親河」湄公河順流而下,尋找一個個明日的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