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數期介紹常見於東南亞佛寺的印度教幾個小神, 包括從大梵天(泰國稱為「四面佛」)的腳趾中誕生的金納里、由銀行Logo到航空公司名字的大鵬金翅鳥Garuda(天龍八部之一迦樓羅), 今期繼續大鵬金翅鳥的食物: Naga(那伽) 。
有人將那伽翻譯成中文的「龍王」, 其實那伽和中國龍在性質和外觀上並不相同, 後者騰雲駕霧, 形象更是九不像的神獸, 代表皇權, 前者是單純的蛇, 眼鏡蛇在印地語中的讀音就是Naga。正確的翻譯應該音譯是「那伽」, 意譯是「蛇王」, 和中國龍毫無關係。
鳥是否會吃蛇? 這在現實中, 我沒有親眼見過, 雖然我住的新界經常都遇到蛇。但各大古文明都有此傳說, 墨西哥國徽上, 就是一隻老鷹咬著一條蛇, 想必是古人親眼目睹所創作, 上網查過有種鳥叫蛇鵰,就擁有捕蛇技能。
和很多人一樣, 我自幼就很害怕蛇。但古代各大宗教, 均有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動物, 這是什麼心理? 我還在研究之中, 有結果和讀者分享。例如《創世紀》中, 夏娃受蛇變成的魔鬼引誘吃了禁果。《出埃及記》也記載耶和華將摩西的杖變成蛇。蛇更是古埃及王權的重要象徵物,出現在王室的王巾、王冠以及頭飾上, 法老更用毒蛇咬自己手臂以提高免疫力。
蛇王Naga被大鵬金翅鳥吃之前, 也挺忙碌的, 例如要扮演繩子的功能, 又要扮演雨傘, 身兼多職。前兩期介紹過的印度創世紀乳海攪拌之中, 眾天神(提婆族)和阿修羅為了得到不死甘露, 就用了一條巨大的Naga那伽之王婆蘇吉做繩子, 拉拉扯扯了千年! 上帝造世界只花了一週時間, 但乳海攪拌了千年才創造出娑婆世界,應該是印度神比較慵懶, 還是猶太神的效率太高了?可憐那條中間被拉扯千年的那伽之王婆蘇吉, 有沒有向創造出來的印度政府追討長達千年的最低時薪欠薪呢?
東南亞常見的「七頭蛇王護佛祖」造形, 源於《本行經》《中阿含》記載佛陀釋迦牟尼未成佛祖前, 七天狂風暴雨, 七頭蛇王下凡為佛祖遮風擋雨, 蛇王這次充當了雨傘的功能。在華人看來, 七條蛇的樣子比較嚇人。因為漢語中有 “蛇蝎心肠”、“佛口蛇心”等成語, 令華人從小對蛇有了分別心, 東南亞佛教徒就無此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