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佑香港

常霖法師來郵, 相約小弟茶聚, 共商如何利用佛祖的智慧, 為波濤洶湧的香港現況提供良方。

宗教與政治, 歷史上大多互相扶持。佛陀在世的時候已經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皇家的加持護法, 得以興盛傳播。另一著名大護法為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他將佛教定為國教,到處派遣傳教師至各地宣傳佛教,一時亞非歐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跡; 外婆從小教育我, 中國大護法梁武帝多次出家傾國力資助佛教的故事, 他頒佈《斷酒肉文》,禁止僧眾吃肉,還有《梁皇寶懺》傳世。還有武則天以自己的樣貌雕琢了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松贊干布被稱為觀世音菩薩轉世、清朝皇帝被稱為文殊菩薩、「老佛爺」慈禧太后自拍觀世音菩薩相片等等, 佛教和政權已經合二為一。縱觀其它三大世界宗教, 中世紀的天主教、穆斯林為政教合一, 印度教更加有「神王信仰」, 泰皇就是當今的毗濕奴神。唯有基督教新教起源為對抗政權, 所以Protestantism的辭源為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所以大部份宗教支持政府, 有悠久傳統。

今年結夏而居, 也定能感受到窗戶外的震耳欲聾怒吼。佛教徒如何面對當今的香港時局呢?常霖師傅用《法句譬喻經》中記載, 釋迦牟尼曾經用「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意見,強調佛陀在適當時也放下, 為我開示。

佛在舍衛國時,琉璃王帶兵攻伐佛陀的故国迦毘羅衛國。佛陀聽到消息後,為了拯救手足兄妹,他獨自來到琉璃王大軍必經的路上靜坐, 琉璃王深受感動「國與國爭,只要遇到沙門就會退兵,何況今日是遇到佛陀。」琉璃王於是退兵回國。如是者連續三次,只要琉璃王兵臨城下時,佛陀一定會到必經大路上靜坐抗爭, 退兵三次。這就是近代政治家甘地、孟德拉、昂山淑姬的「和平不抗爭運動」思想源頭。

慈悲的力量, 往往大過我們想像。但是到了第四度出兵時,佛陀知道釋迦族共業的果報是無可避免,所以也就不再靜坐阻止, 結果釋迦族被琉璃王軍隊屠殺滅族。佛陀後來解釋了為何有此劫?是因為琉璃王族人的前身曾為池塘中魚群, 被釋迦族人的前世全部撈盡吃光, 結下的共業, 果報成熟, 無法逃脫之故。

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佛佑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