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路口象神

佛教和印度教,誕生在同一片土壤上,望上去難免有熟口熟面的感覺,有點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關係。當我在印度看到蓮花上的千手千眼女性菩薩,自然以為他們也在拜觀音菩薩,問過印度人才知這是印度教的財神──毗濕奴的太太吉祥天女。造型如有雷同,純因兩教同鄉。

泰國佛教徒有另一個財神,就是造型趣致的象神Ganesha!他是濕婆神與雪山女神之子。因為人身象頭,座騎是一隻老鼠,如此卡通的萌樣,實在令人過目不忘!位於十字路口的四面佛多是華人遊客面孔,但泰國人就最為崇拜另一個人氣象神︰街邊象神!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神不在廟,都是街坊!香港的黃大仙位於港鐵上蓋、大馬路旁,而香火最旺盛的這兩個神像,都分別位於曼谷市區的繁忙十字路口,日夜香爐繚繞之餘,相信汽車廢氣也吸不少。

這個象神廟愈晚人愈多,說法是民間傳說晚上十二點拜最靈驗。和四面佛類似,大部份信眾主要都會集中在戶外區參拜象神,室內供奉着象神的父母:濕婆神與雪山神女,但香火遠不及室外日曬雨淋的兒子。接地氣,方得人氣,放之四海而皆準。

《明日世遺》來到宗教篇,深入研究東南亞的上座部佛教,發現緬甸上座部會接近斯里蘭卡的原始佛教,沒有太多印度教神祇;但高棉系的上座部佛教,包括柬埔寨、泰國和寮國,就將印度教和佛教,混得如出一轍!變成印度教化的佛教,或者佛教化的印度教!

追溯初心,千年前的高棉王朝原本根本就信奉印度教!這和從一而終,二千年都忠於佛教的中國人來講,見到東南亞僧侶食肉,就大驚小怪,看不懂東南亞寺廟中的印度教神祇,就要留意小弟這個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