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祖先肯過江東, 中國的歷史應該會改寫!”
這天約了陶傑飯聚, 席間他忽然感慨,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故事我懂事時已經聽父親講, 因為父親的名字中有一「楚」字, 正是向家族祖先西楚霸王致敬。
中國第一個專制中央集權制源於秦始皇, 天下大一統, 權力集於一人, 至高無上, 一錘定音,但僅14年亡。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廿三歲率兵, 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史記》
那時候, 大一統中央集權尚未成氣候, 所以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藩國。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自刎烏江, 那年他才31歲。
中央集權制得到真正落地生根, 是在西漢漢景帝“削藩”平定七國之亂, 然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專制,才鞏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去年拍攝《明治憑什麼》時, 我和他在日本下關的春帆樓, 煮酒論英雄, 日本明治的成攻恰恰就是四大強藩: 長州藩、 薩摩藩、 肥前藩 、土佐藩。沒有中央集權、沒有思想專制, 面臨美國黑船來訪, 藩國才能兄弟爬山, 各自修行;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即使個別藩國高舉「攘夷」旗幟,也不足以釀成對岸中央大一統清國的大錯。
今天11:30我們兩人在書展有一場講座, 正是《明治憑什麼》新書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