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北京的一位老朋友用微信講電話,最後祝他「聖誕快樂」。
他尷尬地乾笑一聲,不说話。
「今晚是平安夜啊!」我以為他忘了日期。
「咱們這兒,現在,不過,聖誕節了!」他欲言又止。
沈默了。
四大文明古國的聖誕
另一朋友Peter在伊拉克的巴士拉(兩河流域首府)過聖誕節, 傳來相片, 這個曾經被摧毀文化古蹟聞名的IS伊斯蘭國佔領地, 被極端組織IS視為異端的聖誕樹和聖誕老人重新出現在市面。但在另一邊, 雲南昆明警方禁止商家舉辦聖誕節活動並強令拆除有關裝飾, 四川及山東等地亦傳出「聖誕禁令」,聖誕商品均被列入禁售範圍, 「過洋節」被視為與中華文明相悖, 耶穌誕生時, 中國是強大的西漢帝國, 漢人更成為中國人的自稱, 當然後來也出現了另一種中國特產「漢奸」。怎麼可以過洋節, 長他人威風?為帝國主義做洋奴漢奸?
眼光放遠看高一些。伊拉克的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搖籃, 公元前4500年發明了人類第一種文字: 楔形文字, 比我們商朝出現的甲骨文(約公元前1300年)還早了三千年。歷史更悠久, 文化更燦爛, 為什麼伊拉克人沒有這種中國特色的「愛國情懷」?
現今的伊拉克並非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傳人, 伊拉克只是鄂圖曼帝國的一個省, 七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徒佔領兩河領域, 所以現今的位於中東的伊拉克人和位於北非的埃及人同宗同語, 都是阿拉伯人鳩占鵲巢, 和兩大最古老文明(兩河文明、尼羅河文明)並無血緣關係, 伊斯蘭教徒擁抱同屬一神教的聖誕節沒有「背叛祖先燦爛文明」的包袱, 何況耶穌在《可蘭經》以先知名義出現。
那第三大古明印度呢?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 歷史比佛教、基督教更為悠久, 但聖誕節是印度的全國性國定假日, 他們更就地取材, 將芒果樹裝飾成聖誕樹, 天主教重鎮果亞更是聖誕氣氛最濃郁的城市。我曾三訪印度, 這個文明古國西化程度遠比中國為高, 談起英語文化、西方民主議會、維多利亞女皇,朗朗上口, 面上有光, 仿佛印度次大陸早已是歐陸的一部份。印度首相Modi曾將Japan, America, India三國並列, 三國的頭文字為JAI(印地語意為偉大/成功), 言下之意, 這三國都是偉大同盟。
奉夷人為師,實則賣國
全球一體化時, 唯有斯人獨憔悴。
思辯型嘅人,通常比較悲觀,不會盲信「明天會更好」。就像唐宋之後是文明墮落的元明清丶建國之後是現世十八層地獄的文革丶戊戍維新之後是六君子斬首。今年是戊戍年,在日本拍攝《明治憑什麼》時, 我就不停反省這個問題。
日本以「崇洋媚外」為明治時代的國策, 最極端莫如建議廢除日文、廢佛毀釋、脫亞入歐, 日本文化是「洋蔥文化」, 一直向外來先進文明學習, 沒有「制度自信」的包袱,並不恥於「全面西化」。
中華文化是原生文化, 先人倉頡創造甲骨文, 「天雨粟,鬼夜哭。」的確是驚天動地的偉大創舉。先秦諸子, 百家爭鳴,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比耶穌還早出生了五百五十年, 雖然孔子學院歷史才十四年, 遠不及聖誕老人、聖誕樹及聖誕節千年傳承。
但這二千五百年以來, 中國有比春秋時代更集權、更強大的封建王朝、也有無數文人墨客, 但已經再沒有出現偉大的思想家, 創意發明更如寥若晨星。孔子如果出生在耶穌年代的西漢曲阜, 應該早就被「自殺」或「雙規」了。
直到明治元年時值同治六年, 恭親王上奏,準備設立天文算學館,聘請洋人教授,朝中大臣群起反對,其中理學泰斗倭仁上折:「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今求一藝之謀,而又奉夷人為師,實則賣國。」觀其愛國情操及亮劍言論, 倭仁如果未死, 至少可以在《環球時報》做個小編。
中國夢斷
但令偉大的華夏文明繼承人夢斷城西的殘酷事實是, 過去五百多年全世界838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來自中國。過去三百年人類創造的5053個新行業之中, 沒有一個新行業是中國人發明的。(英國學者Jack Challoner統計資料)
可能你不信英帝的統計, 但是我一覺醒來, 打開水龍頭洗臉漱口, 想起現代自來水系統及氯氣消毒在廿世紀初由英國人發明。坐在馬桶上我忽然念起這個設備源自維多利亞女王的世界第一個下水道工程。廚房有各種電器, 方便我準備早餐, 正負電是美國人富蘭克林發現的、電池是意大利人伏特發明的、交流電是塞爾維亞人Tesla發明的、第一部雪櫃是德國人林德制造的、第一台水波爐是日本Sharp發明的。拉好上世紀瑞典人發明的褲鍊, 我出門了。電梯是德國西門子發明、汽車是德國人平治發明的、火車是英國人發明的、高鐵更是源於日本新幹線的技術。上車後拿出手機, 第一代的「水壺」是美國摩托羅拉, 智能電話教父是Steve Jobs, 上的社交平台FB和Google自然都是美國人的發明, 用的Emoji是日本人的發明。
令紫禁城的統治者魂斷煤山的殘酷事實是, 滿洲人入關時僅八萬五千人,即使加上漢奸吳三桂山海關的三萬五千駐軍,也不過十三萬。而漢族方面,僅李自成的鐵騎就有百餘萬人,以及明朝軍力, 漢人軍隊超過四百萬人, 但也被十三萬人打敗了, 明朝中央集權之下的億萬蟻民一夜土崩, 然後甘之如飴被外族高壓統治了268年, 至今13億人還熱捧《廷禧攻略》。
網絡上近年「美國害怕了、日本嚇傻了、歐洲後悔了! 厲害了我的國」的五毛言論, 相比清朝時的愛國情操, 一脈相承, 但遠不及。「拆鐵道,拔線杆,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蕭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 義和團叫口號不止比微信上的更響亮, 而且付諸行動。見到滿人就咂聲下跪的漢人奴才, 為了「扶清滅洋」英勇殺死240多名西方傳教士, 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表演得淋漓盡致。
四大文明之中, 兩大已經斷脈, 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是東方兩盞明燈。印度全面擁抱西方文明, 但中國的態度最為反覆無常。西方文明在最近五百年橫掃全球, 已成定局。唯獨中國對西學東漸, 欲拒還迎, 態度曖味, 如同變色龍。「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大刀滅洋」、「全盤西化」、到「文化自信」。
於是孔子死了二千五百年, 最忙的是近百年。才被「打倒孔家店」, 轉眼又被指定為學院校長, 去美國返工向西人推廣中華文化之餘, 每週要向金髮碧眼的德裔猶太人姓馬的外國勢力校監, 匯報學習《共產黨宣言》思想的進度。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馬校監回一句「老孔,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你忘了自己是臭老九?」
適逢馬克思誕生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明治維新15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欣賞每週日77台開電視的《明治憑什麼》, 看一看小弟在旅途中的歷史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