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時大國是怎麼練成的

1aee95df-3348-4f08-9bea-5dd6660152e4

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日落之後到月亮出來前,你到底何時來,這漫長等待是浪漫還是折磨?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自古以來,時間這玩意,在中國人眼中,是以兩小時為單位,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用12地支表示。「兄台,子時見!」你可以11時到,亦可以1時到,都謂之為「準時」。

將小時分割為60分鐘、將分鐘再分割為60秒,始於十六世紀西方的機械鐘錶。明朝萬曆年間「西僧利瑪竇有自鳴鐘,中設機關,每遇一時輒鳴。」傳教士利瑪竇將自鳴鐘帶入北京紫禁城,由此4百年自鳴鐘只是明清皇帝的宮廷玩意,民間仍舊以「一炷香」來計算時辰。

我們已經習慣了飛機誤點、港鐵延誤,但亞洲最準時的國家肯定是日本,JR會因為火車提前了20秒而公開致歉。其實,日本人並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準時民族。根據文獻紀錄,荷蘭人曾經抱怨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又懶又不守時」。為了探討日本人怎樣由一個時辰不分的民族,變成一個守時大國,《明治憑什麼》拍攝隊伍專門到訪開業於明治三十年的一戶時計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