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來有個宗教禁止形式人像畫丶雕刻人像丶偶像崇拜, 以摧毀任何有人像或神像的歷史古蹟為神聖的宗教任務。
「先知號召放棄一切偶像崇拜,只崇奉獨一的真主,號召放棄一切邪惡和不義。」伊斯蘭教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這是一種不可饒恕的重罪。神可以赦免任何形式的罪,但是「偶像」崇拜除外。
那爛陀大學到巴米揚大佛
2001年, 阿富汗巴米揚省的巴米揚峽谷南側崖壁下, 一羣伊斯蘭神學士武裝分子誠惶誠恐地大叫「Allah Akbar」(真主至上), 呼喊聲中炸藥引爆了。擁有1500年歷史、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標誌著巴米揚作為佛教聖地的輝煌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巴米揚大佛, 頓時灰飛煙飛, 轟然倒下。「感謝真主」叫聲響徹雲霄。
神學士並非瘋子, 他們認為,伊斯蘭教先知在攻陷麥加後曾親自剷除雕像,並命令他們在征服新國度剷除所有雕像, 於是用「反對鼓吹偶像崇拜」為理由, 大肆破壞神殿教堂、佛像等文化遺產。
以真主之名, 破壞歷史遺蹟, 也非始於今日, 而是具備近千年的「悠久傳統」。
《西遊記》之中的玄奘西天取經的終極目的地: 西天大雷音寺, 原型就是全球最古老的大學、當時世界最大、最壯觀的佛教高等學府: 那爛陀寺(Nalanda Temple)。那爛陀寺是釋迦牟尼的弟子Sariputra出生和涅槃聖地, 規模宏大,壯觀華麗, 僧人學者逾萬人。這裡收藏了古印度所有的佛教經典,並且雲集各國名僧。當然, 我們最熟悉的名僧首屬唐代玄奘法師, 他曾在那爛陀寺講習修學五年。
西元1193年, 穆斯林突厥大將基爾吉率領回教大軍, 入侵那爛陀寺,燒毀所有寺院和圖書館,屠殺大批僧侶學者,從此那爛陀寺灰飛煙飛,佛教在印度式微。
離經叛道的阿布達比
今夕何夕? 恍如隔世。
我站在中東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布達比Abu Dhabi, 這個穆斯林國家居然會展出「大逆不道」的史前人像泥塑丶希臘羅馬的裸體雕像丶埃及的太陽神丶西方天主教的聖母聖子丶佛教的觀音像丶瑪雅的雨蛇神, 這些多神或一神宗教的異教歷史, 遠遠悠久過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創立者穆罕默德在公元610年開始宣揚他接收到相信是來自真主的天啟,穆罕默德的同伴記錄了這些天啟的內容,從而獲得《可蘭經》。
這是法國巴黎羅浮宮的阿布達比分館, 一座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沙迪維島占地24,000平方公尺的博物館。2007年3月7日阿布達比和法國政府達成三十年協議, 巴黎羅浮宮宣布興建阿布達比新分館, 花了十年時間終於落開成, 剛剛開幕。
阿聯酋由七個酋長國組成, 佔全國領土的86%的酋長國叫阿布達比。1969年,這裡只是一個以採珍珠為生的漁村而已,只有一間60個學生的小學、沒有醫院丶沒有馬路。但七十年代發現石油, 為這一地區帶來滾滾收入,如今阿布達比是世界上人均主權基金最高的地區,每位國民都有十萬美元。
十年前, 阿聯酋同意向法國支付四億歐元,換取「羅浮宮」這個名字的使用權三十年。「羅浮宮」三隻字,一隻字值一億多歐羅。我想, 我們「故宮博物館」有五隻字,應該值幾多錢呢?另外, 阿聯酋向法國政府支付十億歐元,向法國羅浮宮租借三百件藝術品及聘請專家,於阿布扎比開設這間博物館。
這是一個東西文化藝術的沙漠綠洲,看見身穿由頭到腳黑色罩袍Burka的阿拉伯女人丶白袍頭巾的阿拉伯男人,可以欣賞到巴黎盧浮宮借來的三百件「異教」人像油畫丶雕像、偶像崇拜,需要的何止十四億歐羅,更是離經叛道的勇氣。
羅浮宮不止在這個伊斯蘭國家展出了人神的雕像, 更將象徵兩個東西文明的的羅馬人像石雕像,以及同期犍陀羅佛像的觀音石雕像,並列展示在一齊比較, 令我竊竊暗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