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真正中心

漫遊世界時, 我遇到了不下十個自稱是 “世界中心”的地方。

中國自古以天朝中土自居, 中原人聚居的長城之內為世界中心,而長城之外的民族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蠻夷」,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中國是天朝上國, 中國的皇帝是天子, 是為中國中心主義(英語:Sinocentrism)。

墨西哥版

1325年,墨西哥遊牧民族的阿茲逹克人得到神的指示: 如果在一個小湖的島上,看到仙人掌上站著老鷹,口咬一條蛇,那裡就是世界中心。後來果然在這個2300米海拔的高山湖泊,見到這個老鷹含蛇的畫面。這個建都的傳說故事,成為今天的墨西哥國旗。當年他們填湖建都,就是今天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南半球最大的廣場──中央廣場(Zocalo),曾是阿茲達克帝國的祭祀中心。有三個重要建築並立在廣場上。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廣場另一邊是阿茲達克大廟(Templo Mayor)。這裡就是阿茲達克人看到那隻雄鷹銜著一條蛇,站在仙人掌的湖泊地方。根據阿茲逹克宗教,這裡正正是世界的中心。

復活節島版

除了這個南美洲的世界中心, 還有一個地理位置真正中心的地方。浩瀚太平洋中, 有一個小島遠離任何大陸,孤懸萬頃,與世無爭。幾千年和外界隔絕,連15世紀航海大發現也沒有發現它。十五世紀歐洲人發現並摧毀了印加、瑪雅等新世界文明。這個島嶼仍然沒有人發現,又過了二百多年,1722年復活節那一天,這個小小的漏網之魚才被荷蘭人發現。

復活節島的居民稱自己居住的地方為Te-Pito-o-te-Henua(世界之肚臍之意)。這種叫法,一開始西班牙人並不理解,直到後來航太飛機上的宇航員從高空島瞰地球時,才發現這種叫法完全沒錯?復活節島孤懸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確實跟地球小小的“肚臍”一模一樣。難道古代的島民也曾從高空俯瞰過自己的島嶼嗎?假如確實如此,那又是誰,用什麼飛行器把他們帶到高空的呢?

由空中鳥瞰地球,最大的太平洋,萬頃平坦如腹。太平洋的中間,有小小的唯一的一點,恰如肚臍, 正是復活節島。島上有個 “肚臍的中心”, 位於海邊一個石灘上,有一個渾圓光滑的一塊球形大石頭,直徑一米,重82噸,旁邊放了四個小石頭,傳說這也是第一任國王航海帶來的。日本人相信這個 “世界肚臍中心” 大石頭有強大磁場能量,專門來摸摸,祈求順利。

澳洲版

除了復活節島, 太平洋上還有一個世界中心。日本史上銷量最佳的小說之一, 就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後來改編成電影。當中的世界中心, 就是世界第一巨石、一天可以變幻二十種顏色的──澳洲心臟的烏魯魯。三億六千萬年的年齡, 這石頭倒底有多麼震撼? 這區區一個石頭, 比國金一期高138米, 底面積等於香港的油尖旺區總面積!

中東版

昨晚, 遇到一位神學博士。她告訴我她的學術研究, 為什麼戰火頻頻兩千年的 “和平之城”, 會是上帝的兒子耶穌選定的聖城?因為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

當時《聖經》中的世界, 是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地中海文明, 包括北非、歐洲、中亞。我年初到訪聖城時, 踏上一磚一石,都有幾千年前聖人賢士的印跡。那個朦朧初開的年代, 摩西剛在西奈山上遇到上帝, 開始一統江山的一神教(包括猶太教, 基督教和回教)。今天還有阿拉伯大嬸在這濕漉漉的千年石板街上賣蔥,遊客在耶穌背負十字架倒下的街頭拍照。宗教、神話、歷史、現實、種族、愛恨,在這一平方公里的小山坡,糾纏成一團緊張壓迫的十年沒洗的亂頭髮,剪不斷理還亂。撇開宗教神學的考慮, 耶路撒冷的確是世界最大的印歐語系的地理中心(中文隸屬世界第二大的漢藏語系)。印歐語系包括最古老的四種印歐語言: 拉丁語、希臘語、梵語和波斯語, 又稱「雅利安語系」。

我去過的世界中心包括天朝中土的洛陽、墨西哥的阿茲逹克大廟、地球最大海洋的肚臍: 復活節島、世界第一巨石的澳洲心臟的烏魯魯, 以及一神教的世界中心耶路撒冷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所謂中心, 都是人心所造。並非實相, 更不必爭議。一個球體的中心, 當然是球心。球面任何一點, 幾何上來說也可以自稱中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