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機場正在擴建,掛起巨型口號「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漢字標語加上埃塞文翻譯,工程承包商是CCCC,意即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 Ltd.(中國交通建設)。我反而好奇,「泰山」如何翻譯成埃塞文?非洲人懂得泰山之重嗎?
進市場沿途上還有大招牌,用中英文寫上「新鐵路、新生活:熱烈慶祝亞吉鐵路開通」。這條非洲第一的現代化電氣鐵路,可謂埃塞俄比亞的新生命線,為其輸血的正是中國資金及基建。
一九九三年埃塞俄比亞紅海邊的省份厄利垂亞獨立後,和中央政府爆發戰爭,最終埃塞俄比亞失去了至關重要的出海口,頓時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
二十三年過去,二○一六年埃塞俄比亞終於連接上了港口,解決了這個內陸國家的貨物海運問題,全靠中國中鐵!連接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另一鄰國吉布地首都吉布地市,跨越東非沙漠、高山和平原,所以叫「亞吉鐵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七成資金,總投資約四十億美元。二○一四年五月鐵路正式鋪軌,到二○一五年六月七百五十公里長鐵路軌全線鋪通,耗時僅十三個月。二○一六年埃塞俄比亞遭遇旱災,就是靠這條輸血管,由吉布地港迅速將八點八八萬噸救災物資運到首都。
埃塞俄比亞航空及旅遊局邀請我前往當地旅遊,這是我第二次去這個東非古國。發現不止到處更多中文標誌,更多埃塞年輕人會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據世界銀行統計,埃塞俄比亞經濟年均增長速度為百分之十點八,冠絕非洲,這個明日之星經濟起飛的動力,正是來自中國的投資及基建。怪不得今年春晚節目中有一環節安排黑人演員高呼「我愛中國人,我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