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QE伊利沙伯號的正裝之夜,簡直是百年之前「日英博覽會」的迴光返照!英國伯伯Howard穿上了紅綠相間的格仔蘇格蘭裙,襯托大阪來的田中婆婆一身櫻花粉紅色和服,時光瞬間倒流到一九一○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日英博覽會。作為明治維新的總結,明治政府乘「英日同盟」再續之際,將日本傳統工藝如和服、工業化成績以及殖民地韓滿台展示給英國同盟。那是日本第一次走向西歐,也是一個時代的句號,開幕之日英皇愛德華七世去世,兩年之後明治天皇也去世,歌舞昇平的「美好時代」(源於法語:Belle Époque)到了尾聲,一戰已經迫在眉睫。二○一五年日本申請明治工業革命遺址入世時,正是以「日英博覽會」舉辦的一九一○年為明治遺址的下限年份。
我剛剛由九州、山口帶了「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周年」花見之旅,回港兩天之後,就上了這艘QE伊利沙伯號,由香港出發前往新加坡,五日四夜的船程之中,最為人期待的,就是第三晚正裝之夜。
在港登船時我早已留意到,這艘QE伊利沙伯號上有近半都是亞洲人面孔,其中八成都講日語。這些日本泡沫經濟的天之驕子,已經是白髮蒼蒼的公公婆婆,每天為他們將郵輪活動翻譯成日語,陪同參加活動,甚至將英文餐單都翻譯成日語的,就是一隊年輕的日本女子,叫做「日本人ホステス」。
八、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泡沫之時,世界各地的高端旅遊設施、酒店郵輪都專門安排了日本語職員,為富有的日本遊客提供貼心日本語服務。但現在強國崛起,日本泡沫經濟也爆了廿幾年了,殘餘的前朝風韻在郵輪界應該只有Cunard了。這次我搭乘的QE伊利沙伯號上,就有六位年輕貌美的日籍女性Crew,職位叫「日本人ホステス」(Japanese hostess),這種是其他國民沒有的特殊末代工種。踏着木屐小碎步的和服太太們,走過以英女皇伊利莎白命名的英國傳統郵輪,形成了當代海上移動的另一個「日英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