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館招魂

離開春帆樓,我前往福岡,目的地是太宰府天滿宮的「定遠館」。

「定遠號」是大清帝國北洋水師旗艦,一八八○年由德國伏爾鏗廠建造,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遭日軍魚雷擊中,定遠號管帶劉步蟾下令炸艦自沈,次年三月日本人小野隆助出資買下定遠艦殘骸,並運回福岡縣,在太宰府的天滿宮附近,建造了一座「定遠館」放置。根據《定遠館始末記》記載,定遠館落成後,半夜人影處處,都穿著清國水兵制服,還有一把聲音責問「稅」,恰似中國山東話里「誰」的發音,定遠館有清朝水兵鬼魂的傳聞,不脛而走。

天滿宮的遊客人滿為患,大媽們高聲呼朋喚友,橫衝直撞,叫聲震天,原來有數百名內地郵輪客剛由上海抵達。我想起了類似的國人,在一八八六年奉李鴻章之命,坐著包括定遠號在內的四艦,到訪長崎巡弋「以振國威」!日本聯合艦隊當時實力遠不及清國北洋水師,朝野震驚。可是次日東京《朝日新聞》以《清國水兵的現象》為題,報道了清國水兵的真實面目:大炮上曬褲子、甲板上供有關公、到處都有香灰及食剩的食物,亂七八糟,結論是,德國制鐵甲船雖然火力強大,但清兵軍紀鬆散,不足為慮,果然甲午一役大敗清兵。

定遠館的大門是兩塊布滿彈痕的艦體裝甲板,一百多年日曬雨淋,居然還保存完整,沒有生鏽,的確不愧德國工藝。屋前有一對精美的護欄海獸木雕,也是來自於定遠號船內裝潢,梁上還有一對定遠號上的鐵碇。重門深鎖,無法入內。遠處傳來高頻率的大媽叫聲,如泣如訴,難道在為百年前定遠號的清兵招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