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用150年前的幕府時代古地圖,依然可以漫步的古老小城,明治強藩:長州藩的首府,位於本州最西隅的山口縣萩市。
我一直苦苦思索多年,為甚麼洋務運動早過明治維新7年而最後失敗了?彈丸之地的學生為何打敗了面積大25倍的老師?似乎在這裏找到了答案。
2014年是甲午戰爭兩個甲子,中國曾經掀起甲午回顧熱潮,不論是電影、電視、書籍,多方面分析兩國官兵素質、組織制度、武器裝備決定了清敗日勝,視線角度仍舊無異清人!
10,000日圓鈔票上的福澤諭吉是明治啓蒙思想家,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大力鼓吹向中國開戰,稱之為「文明與野蠻之戰」,野蠻指未有啓蒙的中國,文明指啓蒙後的日本。一個用漢字的民族憑甚麼說自己比漢字發源地還文明?
今年是明治150周年,NHK電視台製作的相關節目,分析明治維新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在於「教育及人才」。明治天皇確定「求知識於世界,國無不學之人,村無不學之人,家無不學之人」,普及6年義務教育已經150年。下個月櫻花將開,我將帶領團友去這間已列入世遺的松下私塾追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