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媽不喧囂

B3B5FEFF-6E63-4382-B7B5-9E06197FC28D

如果說日本人的骨架是唐宋的,其皮相是明治的。

日本乃洋蔥文化,剝到最後,就是神道教的混沌之初。日本傳統文化、文字、建築、飲食等深受唐宋文化影響。

但是,今天的福岡到札幌街頭,唐宋的東西委實不多了,如果不熟中史也不易察覺,那些深藏在關東京都與奈良的古風。更明顯的是明治後的洋裝(和服只有在節日婚禮時穿著)丶洋食(由和牛、日式威士忌到咖啡廳)丶洋文(大量使用片假名)丶洋室(住宿酒店時會注明洋室)丶洋體制(亞洲第一部憲法)丶洋思維(比較朝日新聞與中國報紙)。所以清末開始國人稱呼日本由「倭寇」變成了「東洋」,洋務運動至今中國人的現代化步履蹣跚,至今中國大媽仍然惡習纏身,遠不及日本大媽文明開化,至少日本大媽絕不會在公共地方大聲喧囂、隨地大小便、爭先恐後、跳廣場舞,她們的教養是哪裡來的,日本不是1,400年前就師從唐朝的中國嗎?到了明朝朱元璋時,日本人還自稱「國比中原國,衣冠唐制度」(《答大明皇帝問日本風俗詩》)。今年是明治維新150週年,我將帶一個櫻花團去日本實地體驗日本和中國的分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