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兄變獅王

七十年代我在內地讀小學, 每個月我們都要吃「憶苦思甜飯」,就是去郊外摘一些野草,加了鹽巴煮熟吃。老師教我們身為革命兒女,要勒緊肚皮,為了支援我們遠方的共產主義好兄弟。我當時才七歲,沒有朋友,於是一邊硬頭皮,啃又苦又澀又難咬斷的野草,就是幻想這位好兄弟在遠方吃到白米飯,他已經收到了我來自中國四川這樣小弟弟的一番好意吧!我當時以為這位好兄弟是一個人,名字有點長,姓阿,叫爾巴尼亞。1961年三年困難時期,中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2.5億人民幣外匯的糧食援助。文革時期,中國對這個歐洲唯一的窮兄弟援助90億人民幣。投桃報李,1971年,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提出在聯合國「兩阿提案」,令中國成功加入聯合國。

小學的科目之一「政治課」, 就是學習毛選。1966年毛主席向阿爾巴尼亞發出賀電:「英雄人民的阿爾巴尼亞,成為歐洲的一盞偉大的社會主義明燈。」

我嚇壞了,我的遠方好兄弟,原來他不是-個人,他是一盞燈,而且永不熄滅!越想越感覺真可怕。

「多浪費電力呀!」我走在1976年沒有任何街燈,黑暗的成都街頭,百思不得其解。好兄弟吃了我們中國送的大米,怎麼就變成一盞沒有開關、不會熄滅的燈了?當時不敢問政治老師,因為提這種問題的人,一定會被打成「現行反革命」。

我對「燈兄」的感情開始直線下降,連憶苦恩甜飯也草草扒兩囗就悄悄吐在書包裡。直到有一天,「燈兄」終極進化成了萬獸之王。

「世界上兩隻雄獅,一隻在歐洲(指阿爾巴尼亞),一隻在亞洲(指中國)。」(文革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