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香印提子: 샤인머스캇】
【 #日本香印提子: 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
處男下海帶了兩個韓國楓葉團回港後,收到身處韓國超市的縱橫游導遊訊息,問我香印提子的韓文,是怎麼寫?
事緣在釜山帶的這個「尋味賞楓」團,在旅遊巴上,我講解了香印提子的前身後世。前身是日本「安藝津21號」及「白南」在十年前成功雜交,誕生的新品種命名為Shine Muscat,Shine被香港入口商音譯為香印。
Muscat是新品種的爺爺名字,「安藝津21號」來源於Muscat of Alexandria亞歷山大麝香葡萄,和糖份甚高的美國Steuben葡萄,所以台灣意譯為麝香葡萄。香印的日文寫成片假名「シャイン」(Shine),絕對不會出現「香印」兩個漢字。全名寫成「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Shine Muscat)。
去年韓國提子基地金泉市,開始引進日本技術,成了日本以外首個海外培植香印的地方。這次我帶團友欣賞滿山楓葉時,也介紹大家可以買這種新水果,記住了,韓文的香印是寫作五個韓文字母(見圖),發音比日語少了最後一個T音。
由於水土不同,日韓香印味道有些差別,個人感覺日版爽脆,韓版甜些。但韓版香印就便宜了一大截,二點五公斤一箱售價為三萬韓圓,約港幣二百元,大粒有三串,或細粒更有五串。我預期香印會步巨峰後塵,引入中國大量種植後,就會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十元一磅的日常食用提子。
我在旅遊巴上講開香印,團友反應熱烈。來自澳洲的團友推介Cotton Candy(棉花糖)提子,食落甜如棉花糖,兩年前在美國加州培植成功後,移植到澳洲。現在香港有售的棉花糖提子,均來自澳洲,每磅售約五十元。棉花糖和香印都是青提,紅提新品種就有日系的Ruby Roman(ルビーロマン),中文意譯為紅寶石,大如乒乓球,曾創拍賣價一百萬日圓,普通一串也過千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