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日本政府將位於奈良、鑒真大師修建之唐朝經典建築、世界文化遺產、日本國寶唐招提寺「金堂」進行修復, 是為平成大修。 最令人吃驚的是屋脊的陶制鴟尾竟然是天平年間燒製的!即是中國唐朝的開元盛世,歷盡一千二百年風霜的鴟吻,到底是甚麼神獸?有人說是無角龍、神獸,其實,只要你去過觀鯨,就知道,這鴟根本就是鯨!
紐西蘭Kaikoura是世界上最著名觀看抹香鯨的地方。海面有數隻抹香鯨,淡定均勻地,「噗!噗!」有節奏地噴水,水柱高達十多米。「準備,牠要潛入水了,尾巴要揚起來了!」船長大叫。果然,來—個鯉魚跳龍門,揚起牠蝴蝶一樣的漂亮巨大尾巴,指向半空。頭垂直向下,尾巴最後入水,潛進深海,不見影蹤。古人也觀察到,鯨魚噴水與鯨魚揚尾,存在必然的時間關係。鯨魚由於生理需要,必須要揚尾,才能深潛入水。這尾,就變成了噴水的代號。於是,漢代開始,中國木建築上面,已經安裝了和鯨魚一模一樣的鴟尾,以求鯨魚噴水降雨,克制火災。
從漢至唐,屋頂上的鴟大多是造型簡潔的尾翼,中唐以後出現龍形鴟吻,屋脊上的走勢是愈來愈複雜,最後演變成了明清時的屋脊仙人走獸!到了一九九六年香港志蓮淨苑建大殿時,當然不會去北京學習仙人走獸,而是專程前往奈良,並且依照這對歷盡一千二百年風霜、無比簡約淡雅的鴟吻,在日本燒製,將之翌立在志蓮淨苑大殿之頂。
今年聖誕節,我將帶一團《京都奈良夢華錄》,前往奈良尋唐、京都尋宋,有興趣購物以外的日本歷史文化的朋友請向縱橫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