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飄落貴霜時

乍暖還寒的上野公園一角, 偶爾還有一棵兩棵的園里黃櫻,孤寂地飄落了一地的粉紅色花瓣如同少女睡房的地毯。遲來的賞花者駐足良久,偶爾有一個小女孩拾起朝花就拿在手上拍照。然後,她蹲下來,輕輕將帶著手溫的那花瓣,準確無誤地放回原位,不費針線就補好了雲裳上的一個洞。這就是日本人的國民性,在其他國家這些公園中垂手可拾的漂亮落櫻,應該一朵都沒得剩下的,說不定還大打出手呢!

上野無非是這樣

人總是要經過階段和時間,才懂得珍惜生命中曾經錯過的風光。中年時離開了日本公司的“會社員”職場生涯,我的思想和行為得以新生。這次來我熟悉不過的上野,就是去一個不同的地方,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興趣去的一個老土沉悶地方。

年輕的時候因為在日資公司工作關係,每年都來東京的庶民區上野十次八次, 匆匆忙忙看櫻花也好、去二木菓子買手信也好、去Ame橫丁吃便宜的海鮮飯,食玩賣到最後一分鐘, 校準時間就趕坐京成線去機場, 京成線72分鐘後就到達成田Terminal 2。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魯迅先生百前年口中的上野公園,除了染井吉野櫻,還有最遲開的八重櫻,叫做 “園里黃櫻",大遍如雲似霞的吉野櫻一夜飄零,櫻花大道化成鬱鬱蔥蔥的新綠隧道。滿樹紅花變成無盡綠葉之際,我也褪變了。

櫻花季到了尾聲 ,這裡還有櫻花祭,幾十家攤位有忍者遊戲、猴子表演、以及各種熟食攤檔 。攤位中間有回收中心 ,老太太、年輕人、小朋友把自己用過的筷子、飯盒、水瓶、水瓶蓋、橡筋、廚餘等全部分開不同的口袋,環保功夫做得到家。

日本第一間博物館

穿過熱鬧的櫻花祭, 就進入有六幢建築物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始於明治五年(1872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乃西洋玩意, Museum字根來源於希臘語的繆斯Muse, 藝術女神是也。十七世紀啟蒙時代, 歐洲開始出現公共博物館, 而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意味也是亞洲最早的博物館, 因為中國第一間博物館出現在1905年, 比日本遲了三十三年。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文物約11萬4千件( 其中國寶87件、 重要文化財634件), 在日本首屈一指,常設展展出的文物數量保持在三千件左右。這次的特別展是 “黃金阿富汗", 套票1400日元,包括博物館門票620日元。

國立博物館有六個館 ,其中 “東洋館” 就是亞洲文化。東洋館共有五層樓, 其中中國文物相關的館佔了一半,包括中國繪畫書法、中國石雕藝術、中國文明起源、中國佛像。我這次的目的是位於二樓的三號館 :印度、健陀羅及西域。

經過了中國佛像館,走上二樓,映入眼簾就是這些我在網絡圖片上看過無數次的熟悉石雕,來自公元二世紀的貴霜王朝, 直到公元五世紀的笈多王朝。地圖上標明這些珍貴的佛教文化曙光初見, 源於Gandhara(犍陀羅, 位於巴基斯坦)、Kabul(喀布爾,阿富汗首都)、Bamiyan(巴米揚, 位於阿富汗)。這些望上去已經硝煙瀰漫的地名 ,我應該這輩子去不了,去了,應該也看不到這些珍貴的石雕了, 因為巴基斯坦、阿富汗的今天名字叫穆斯林, 雖然二千年前他們的祖先曾是最虔誠的佛教徒, 親手在石頭上雕琢世界上第一批佛像。(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