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觀鯨記

20170719

中國建築史之父梁思成曾說:“對於中國唐代建築的研究來說,沒有比(奈良)唐招提寺金堂更好的借鑒了”。最令我印象深刻莫過於屋脊的陶制鴟尾, 這到底是什麼神獸?

紐西蘭Kaikoura是世界上最著名觀看抹香鯨的地方。我坐船到達時, 海面有數隻抹香鯨, 淡定地、均勻地, “噗! 噗!”有節奏地一下、一下噴水,水柱高達十多米。
“準備,牠要潛入水了,準備相機,尾巴要揚起來了!"船長大叫。

果然,來—個鯉魚跳龍門,揚起牠蝴蝶一樣的漂亮巨大尾巴,指向半空。頭垂直向下,尾巴最後入水, 潛進深海,不見影踪。古人也觀察到, 鯨魚噴水與鯨魚揚尾, 存在必然的時間關係。鯨魚由於生理需要, 必須要揚尾, 才能深潛入水。這尾, 就變成了噴水的暗號。於是, 漢代開始木建築屋頂, 已經安裝了和鯨魚尾巴一模一樣的鴟尾, 以求鯨魚噴水降雨, 制止火災。這種 “以水克火”的手法叫做「厭勝」。

《天地一旅》記載了印度、緬甸、日韓、不丹、中國等八個國家的佛教聖地之旅, 一個跨越十載的心靈旅程, 於書展的溫暖人間擹位(位於五樓佛教坊F19)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