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鈴蟲寺

京都一千五百寺,要突圍而出,有系出名門、有名人效應、有皇室加持、有庭園美麗、或有求必應。如果沒有以上條件,怎麼辦?有兩家奇招,是我的京都寺廟心水之選,一間「苔寺」靠青苔,一間更奇,靠蟲叫聲。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廟不在大,有蟲則鳴。

在沒有手機、沒有耳筒、沒有Walkman的古代,大自然的蟲叫,成為文人雅士的耳朵冰淇淋。住持曾因為在秋天打坐時聽到鈴蟲叫開始入定,於是花了二十八年研究,才人工培養成功。讓大家享受到天籟之聲之餘,也為寺廟打響名堂。鈴蟲是壽命很短的一種昆蟲,只有一百一十天的壽命,在它生命最後的二十天才會鳴叫,發出很悅耳的似鈴響的聲音,所以叫做鈴蟲。

進入大廣間,蟲聲大鳴,此起彼伏。有七個木箱,內置腐木,上面放置了多條切開的茄子,每個箱有五百隻啡色小蟲,尺寸似蜜蜂,樣子更像超級大螞蟻,前有兩條長長觸角,有的展開雙翼向天,不停拍打。這就是奇妙聲音的秘密來源,也是寺廟的財神。

大廣間有五行長桌子,兩邊蒲團坐滿遊客,半個小時一次,一次限二百人,女性為主。和尚黃子華上身,脫口秀一樣,手持紙扇,在鈴蟲大鳴伴奏下,口若懸河,開始開示。由於是關西口音的日語,加上表情豐富,引起全場日本人不時哄堂大笑。我們是今年第一隊來訪的外國攝製隊!夏蟲不可語冰,追求「最高」、「最大」、「最勁」的遊客應該不屑這些雅趣的小東西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下周四播出的《京都奈良夢華錄》第三集:京之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