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在一八九五年為紀念平安建都一千一百年而創建的「平安神宮」,重現了恆武天皇的神宮。沿大極殿、應天門、朱雀門都是綠瓦朱門,巨大斗拱的仿唐建築。前有朱雀大街,坐在平安神宮的天皇,將他的城市分為右京,跟住長安修建,名為「長安」,左京跟洛陽修,所以至今京都火車站所在的區仍稱「洛中」,京都人也自稱「洛陽人」。左洛陽,右長安,同一地點,一雞兩味,一城兩寨(山寨),恒武天皇都算是精打細算,創意滿分。
雖說沒有經歷中國式血腥朝代不停更換,京都也因應仁之亂而幾乎全毁,今天京都最古老的建築已經是五代十國時代的醍醐寺五重塔,並無一幢唐朝時建築,這點和奈良很不同。在京都,我找到的是另一個中華文明更輝煌的宋朝。京都的北宋建築共有四個,南宋的有十一個。
英國藝術史家貢布里希認為,古希臘、宋朝和文藝復興,是人類藝術最輝煌的三個時期。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復的是一千五百年之前古典希臘的興,可以算是一脈相承。而京都,在這個角度看上去,就是佛羅倫斯,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的中國文藝復興,就是《東京夢華錄》、《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梁,《夢粱錄》、《西湖清趣圖》中的臨安,那個蘇東坡唱一句「大江東去」,李清照回一句「綠肥紅瘦」的年代。「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今天應該是:直把京都作汴州。京都和汴梁,是一脈相承暗合的。
這個節目叫《京都奈良夢華錄》,主題是我一直發夢都想做的:京都尋宋、奈良尋唐。節目總共五集,六月八日至七月六日,每周四晚九時至九時半無線電視J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