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式滴漏咖啡:高台教

世界因為宗教出現而變得更和平、還是更混亂?答案可能因大家對當今宗教對立而導致的恐怖襲擊而有所反思。如果不求異, 求同的話, 這個世界是否會更加和平美好?

拿來主義

 越南人都是著名的拿來主義者, 比日本人來得更直接大膽。二千年以前, 越南唯中原為瞻, 政制、文字完全漢化。宗教以印度為信, 濕婆和林伽信仰遍佈美山聖地。到了近代, 法國殖民後, 法包成為越南街頭美食, 也帶來了天主教。直至1925年聖誕節, 越南終於有了自己的宗教: 高台教。這個越南獨有的宗教,如同fusion餐廳、中式西餐,將在越南的五大外來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炒埋一碟,主張「萬教大同」,諸神共處。

位於越南硯港的高臺廟建於1956年,是西寧以外最大的高臺廟。每天早晩六點、正午及子夜十二點都有祈禱儀式。導遊說此宗教共有三百萬信眾, 絕不小眾, 位居越南第三大宗教, 僅次於佛教和天主教。

高臺廟入口分開右門為男眾專用、左門為女眾專用。這種做法,師承猶太教,苦牆分開男左女右,猶太會堂也分開男女會堂或時段。後來的回教更發掦光大,伊朗的巴士座位、餐廳座位都分男女,大部分回教國家機場安檢也分開男女。佛教的寺和庵將出家男女分開, 古代的距離是三里以外, 在家男女眾修持時也有分開的做法,以合禮教。

聖堂中央供奉著地球, 上面畫了一隻巨大的神眼,象徵高臺教的最高神靈: 高台, 代表人間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脫高台神眼的審察。靈感可能來自尼泊爾, 其佛塔上畫了 “神眼”,兩隻大眼睛當中還有一隻螺旋型的小眼,代表“智慧之眼”。 “ 高台”一詞出自《道德經》第二十章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祭壇上牌用越南文書寫「萬教同源」,供奉了五位教祖代表各種宗教:穆罕默德、老子、耶穌、佛佗、孔子。這幾位正常,其崇拜的聖人還有關公、姜太公, 也容易理解。但聖堂四週供奉莎士比亞、李白、牛頓、雨果、丘吉爾、和孫中山,就令我嘖嘖稱新奇了, 難免有人聯想到周星馳的經典電影杜撰《南拳北腿孫中山》,還有網民惡搞的《鐵拳無敵孫中山》。我同導遊講, 既然教主雅好文學,為什麼不拜埋更潮更in的魯迅、J·K·羅琳和村上春樹呢? 有了文學界代表, 又怎能沒有文藝界泰斗呢?鄧麗君、Beatles和Big Band的歌聲應該長期在廟堂上迴盪! 將宗教和文學、政治共冶一爐,話題性十足。也反映了越南人對外來文化的兼容並蓄包容性。

萬教同源

我特別選擇在中午12點的崇拜時間拜訪, 因為高臺教廟宇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都要焚香誦經,其中以中午12時舉行的最為隆重。大殿中有數十白色道袍的信眾們在誦經, 用木魚、磬來伴奏,儀式更接近佛教。帶領的祭司分別穿著代表儒教的紅袍(代表權威)、代表佛教的黃袍(代表德行)、代表道教的藍袍(代表寬容)。一位身穿白袍,白袍上畫有八卦,代表道教,頭戴白巾但蓄髮, 以示儒教中庸之道, 被供奉在聖堂後的僧房的畫中人, 正是高臺教創始人吳文昭, 他曾在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政府內任職公務員,自稱得到至尊無上神“高台”的啟示,創立了這種越南本土宗教。

越南的奇特宗教很多,如果你覺得高臺教怪誕,那麼更奇特的「椰子教」(簡稱椰教, 不是耶教)可能會令你血壓上升。為什麼東南亞諸國中,唯獨越南盛產一系列名掦中外的奇特宗教?這離不開其獨特歷史,環顧東南亞諸國歷史,唯獨越南是三大宗教薰陶兩千多年,先是北越以中國佛教為國教,中南越以印度教為國教,近百年西方殖民,法國帶來天主教,美國帶來基督新教。法屬印度支那政治不穩,相對宗教自由,人心思變,於是將這兩千多年的各種外來東、西方宗教,包括儒、釋、道、印度、基督、天主、回教,炒埋一碟,就像越南滴漏咖啡、越式法包一樣,變成越南獨特的新生宗教。其理論基礎不是一神論的基督、天主、回教,而是多神論的佛教和印度教,本來已經滿天神佛,加入一位耶穌、一位黙罕黙德也不礙眼。多神教包容性強大,可見一斑。

出來寺廟, 我告訴導遊, 早過高臺教、椰子教千年,最早有三教合一的創舉其實是我們中國。明朝理學大師朱熹、王陽明就高舉儒、釋、道合一的大旗,那時西洋泰斗利瑪竇還未入京,否則應該儒、釋、道、天主四教合一了! 不過,宋明理學圄於京城學士的學術月旦,和高臺教、椰子教散佈民間,「由農村包圍城市」,對人心影響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新年伊始, 願世界和平, 護生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