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惹的禍


聖誕節坐在倫敦橋的香格里拉酒店五十二樓Gong bar,叫了一杯Louis Roederer Rose 2009,看着歡樂的小氣泡飛快的向上直升,想着腳下這名城,一百多年前派遣艦隊赴遠東,將一個不知名的小漁村,變成了今天的香港,也改變了我的命運。沒有英國,阿群的後裔今天還在群帶路曬鹹魚嗎?這個大西洋中的小島有甚麼特別的元素,令其與世界上其他成千上萬的小島不同?一邊思索,我一邊寫下個月二十日上「雲頂夢號」表演《穿越時空環球秀》的講稿。
「千金難買少年窮」的下聯,應是「環境惡劣國爭氣」。論人口,兩千年來中國都是世界第一大國。論聰明才智及文明程度,當西方還處於文藝復興前的黑暗中世紀,北宋GDP已超越整個歐洲。為甚麼到最後,維多利亞女王去燒了圓明園,將香港的港口用她的名字命名,而不是慈禧去燒了白金漢宮,將泰晤士河改名葉赫那拉河?
說到底,都是天氣惹的禍。倫敦的天氣糟透了!整天陰雨綿綿,連曬鹹魚也不成。天無三日晴,本來是形容中國最窮的山區貴州,今天走過牛津街,鞋子也打濕了,購物紙袋也淋爛了。正因嚴峻惡劣的天氣,令這裏的人性格刻苦耐勞,而且絕不留戀家鄉。他們要吃肉,就需要東方的香料去醃製;他們要喝茶,但氣候和土壤都無法種植茶葉,他們唯有出去掠奪。所以英國人是天生的侵略者、拓荒者。我國氣候溫暖、地大物博、天朝大國、物產豐饒。於是皇帝們兩千多年都忙着修葺長城,把自己圈養在安全的圍牆裏面,甚至禁止出海,固步自封,到乾隆時仍然對英國特使夜郎自大,一八四二年終栽在千里外這個小島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