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共產雕像公園

img_1291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詩出自匈牙利詩人山多爾.裴多菲,留意他的名字是姓先名後,山多爾是姓,和所有歐洲民族先名後姓的習慣不同,但就和中日韓等亞洲民族一樣,似乎又暗示了匈牙利人就是匈奴這個傳說。但自古遊牧的馬上民族,怎麼甘心被外國奴役?
雄壯而熟悉的俄語歌曲《卡秋莎》之中,我和陶傑步入位於布達佩斯郊外的社會主義雕像公園。夕陽西下,列寧銅像,斑駁陸離,銅銹滿身,他腳踏亞非拉歐成千上萬無辜孤魂野鬼,怪不得銅像愁眉苦臉,走近還有一陣異味。另一組雄赳赳的紅軍戰士,如瘦骨嶙峋的唐吉訶德,向着夕照吶喊,衝鋒陷陣。石台上孤伶伶的一對巨型靴子,像可憐的無主孤魂,還在等待牠永不回來的被匈牙利人推倒的主人斯大林。
匈牙利曾經是緊接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但也是東歐第一個脫離蘇聯的前衛星國。這些上世紀的雕像,怎麼到了這裏?本周六19/11 8:00pm無綫電視J5台將播出拙作《日耳曼的天空》第二集《多瑙河三國誌》,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