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早的文化叫繩文文化,最大的遺跡位於青森三內丸山,當時日本尚處於石器時代,中國已經進入青銅器時代,夏商周等帝王國家出現了中央集權。
根據遺址考古,處於石器時代的繩文人,在公元前三百年突然進入農業社會,學會種水稻。那時候剛好就是中國的秦朝,正好與徐福東渡時間脗合。
關鍵是徐福帶來了中國江南的水稻!日本原有的繩文文明結合大陸的農耕文明,迅即由石器時代進入農業社會。中世紀吸收盛唐文化,明治維新以後加入了歐洲文明,二戰之後開始了美國風,終於形成今天的現代日本。日本文化其實就是各種文明的大熔爐,就像今天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混雜使用。
這令我想起了另外一個島國文明,同樣也是幾千年不斷接受大陸文明。看看今天的英語詞彙,就能看到由維京到羅馬、高盧到安格魯薩克森,每個大陸文明的烙印。熔爐就是這兩個島國強大的原因吧!
現在日本的和服被稱為「吳服」。日本古代也有越國,正是我和陶傑這次去的新潟,日本米四成都是新潟「越光米」。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今天仍然有兩樣都保存有「吳、越」的名字, 這絕對不是一個巧合。基因證明秦朝時進入日本的「新移民」彌生人,正是來自中國江南(古稱吳越)地區的水稻農民。
繩文人身高不到一米六,國字臉、體毛多;彌生人特徵是瓜子臉,皮膚白皙,體毛少,這也是江南人的特徵。松尾芭蕉曾以江南美人西施入詩,寫下:「象瀉濛濛雨,淋打合歡樹上花,楚楚賽西施」。看來俳聖也認同江南人的瓜子臉,是美人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