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中三國, 曾經文字相通, 三國都以稻米為主食,茶為傳統飲料, 而筷子是三國共用的餐具。所以東亞文化圈又稱筷子文化圈。漢傳佛教、 儒家思想、文化服飾, 以及傳統節慶, 三國都驚人相似, 當然還有一種花開遍東亞: 櫻花。
今年我趁春暖花開之際, 去日本、韓國、台灣三個櫻花盛開之地, 謝絕走馬看花, 反而借花來了解一下東亞文化圈, 比較這三地的文化異同! 風花雪月需有伴, 我找來了三位朋友, 分別與才子陶傑同遊日本、同食神Michael遊韓國、才女王迪詩同遊台灣, 令追櫻之旅錦上添花! 首集將於本週六(6月18日) 19:30~20:00無線電視J5台首播,我和陶傑透過櫻花分析日本精神: 武士道。
世界上的花,都是以盛開為美,代表生機勃勃,代表生命和希望。唯有一種人看一種花,以凋謝為美。花之死亡,才是其魅力所在。生命,不過是浮華一場。寂滅,才是永恆常態。這個就是櫻花。為什麼日本人賞櫻是看落櫻? 櫻吹雪就是日本國家精神?日本人見物而生悲哀之情,對人世無常的感慨, 這就是“日本情緒之源”。在江户時代秋田大名的武士町角館, 我們更發現武士道和櫻吹雪的微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