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遊——大正浪漫不浪漫

五四之時,是日本大正時代。

在日本被稱為「大正浪漫」,這是當時的國民作家夏目漱石受到歐洲浪漫主義思潮所命名的。而「浪漫」這個字,原本並不存在於漢語之中。法國人定義了Romance這個字,明治時傳到日本,音譯成為片假名「ロマン」,寫成日文漢字為「浪漫」,再傳入清國,已是第三手。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有次見文中有「健康」一詞,勃然大怒:「健康乃日本名詞,用之殊覺可恨。」幕僚回曰:「『名詞』亦日本名詞,用之尤覺可恨。」

證明當年,清人對「和製漢語」的態度,剛好與日本遣唐使對漢語的態度相反。這些酸臭文人,螳臂擋車,當然不能阻撓中國人最後採用了一千個左右的「和製漢語」,例如名詞、健康、科學、方法、知識、化學、俱樂部、社會、經濟、電話等等。除了詞彙,也傳入了一些句型,如基於、關於、由於、成為,甚至還傳入了日本人所創造的漢字,如「癌」,於是才有了語癌。

的確,清朝倒退了。中國曾經也是一個接納外來文化的開放性文化,例如漢唐之時,由梵文的佛經主動接收了大量印度哲學的抽象詞彙,豐富了漢語。我們今天使用的世界、宇宙、剎那、境界、輪迴、因果、極樂等字眼,就是翻譯自梵文。

我在大正時代興建的銀山溫泉,穿上所謂「大正浪漫着物」。大正時代對昭和以至平成的日本人來講,是浪漫的黃金時代。對中國人來講,是屈辱的中日《二十一條》簽訂,引發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國知識份子開始顛覆天朝中心主義,反省自身的文化價值,二千年第一遭。

大正其實不浪漫,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