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雅致

小時候,我想變大。想離開故鄉小城,去大城市。去旅遊,不大的城市也不去,到了紐約倫敦東京,還要找最高的建築、最大的景點、最新的去處。

人大了,我想變小。逃避大城市的GRAND, 找尋小地方的petite。知道大阪比東京小,就去了大阪。了解京都比大阪小,更喜歡京都。聽說奈良比京都更小,就情不自禁愛上了奈良。

就像唐招提寺種的這些青苔(日文為コケ), 比草更渺小, 比苗更脆弱, 比花更卑微, 更永遠不會長成森天巨樹。這些能夠感受到大地在呼吸的地衣,  就是奈良和京都各古廟最耍家的小玩意, 例如西芳寺就種了120種的千年青苔而聞名為 “苔寺”。那種對Refinement的始終如一堅持, 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品味, 在世界其它地方見不到, 除了法國。

還有鈴蟲寺, 是另一間京都寺廟飼養了微小的會叫的鈴蟲, 提供給閒人一種來自大自然的罕有聲音享受。在川端康成的諾貝爾獎巨著《古都》之中, 就提到主角的千金小姐千重子養了兩隻鈴蟲。

夏蟲不可語冰, 追求 “最高”、 “最大” 、“最勁” 的遊客應該不屑這些雅趣的小東西了。現代盛產假大空、土豪的中國也曾有這些細膩優雅的品味, 是在遙遠的唐代, 例如大英博物館珍藏了唐代貴族用一種過濾茶渣的專用器具: 渣鬥, 進入宋代以後,社會動盪,貴族生活無法像盛唐那樣講究,這種優雅的瓷器已經失傳, 到了近代, 國人見到渣鬥, 喉嚨肯定會起痰, 因為太像 “呸”一聲下去的痰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