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舍利塔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科隆大教堂開始修建的時候, 是天主教 “政教合一” 的黑暗中世紀。那時尚未有德國, 日耳曼王公們組成了所謂的 “神聖羅馬帝國”。作為德國最古老的大城市,科隆在中世紀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宗教中心。基督教聖城傳統指耶路撒冷、羅馬、君士坦丁堡。巴黎和科隆, 怎麼樣後來居上, 打入聖城之列呢?

靠“聖物!” 中世紀虔誠教徒, 對聖母、聖徒的遺物、遺骸、頭髮、牙齒、衣服等, 統稱為relics, 源於拉丁語reliquiae, 意即遺體遺骨、聖髑, 備受當時教徒崇拜。中世紀時, 通往耶路撒冷朝聖之路時被穆斯林佔據, 於是歐洲各國各自在境內想辦法, 創造聖地。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中世紀最著名的兩件聖物, 分別是1164年,科隆大主教萊納德征戰義大利米蘭時搶來的東方三聖王遺骸, 三聖王即是東方三博士, 他們曾朝拜剛剛出生的耶穌。1238 年,法國國王高價從拜占庭皇帝手中購得耶穌受難時戴的荊冠。於是科隆用了六百年修建大教堂,供奉三王遺骸。耶穌受難荊冠現在是巴黎聖母院的鎮院之寶, 供奉於珍寶館, 需要另外付費才能入內參觀。

科隆大教堂就大方得多, 東方三聖王的金雕寶石神龕, 就供奉在教堂最中央的位置, 任人免費參觀。東方三聖王神龕外型像一個Basilica (羅馬式長方形會堂), 是歐洲最大的純金神龕, 中世紀由著名金匠用了一百多年才完成, 正面金雕了三聖王的樣子, 镶嵌了大顆的紅寶石、綠寶石、水晶、虎眼石等一千多粒寶石。側面雕了十二聖徒、先知和聖經故事等72個聖經人物。令我想起東方佛教的舍利塔, 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