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的迷思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我們不是鳥, 但就想飛。《聖經》巴別塔開始, 建築越來越高, 渴望與上帝溝通。

人類害怕時間,而時間害怕金字塔。埃及吉薩金字塔高146米, 在其建成後的3800多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然後到了這次Tauck河船到訪的萊茵河上遊、法國聖誕之都史特拉斯堡的聖母院座堂, 1439年完成了其142米的北塔樓, 成為中世紀的霸主。

科隆人用了六百年, 1880年終於建成更高更大的科隆大教堂,其157米的高塔, 以15米之距擊敗聖母院, 榮登世界最高的建築。但這個紀錄很短命, 八年之後, 法國人就報復成功了。在巴黎市中心建成324米的巴黎艾菲爾鐵塔。當時已經工業化了, 只用了一年半就打破了科隆六百年的功夫, 但科隆大教堂至今仍然保持 “世界最大歌德式教堂”美譽。沒有人會去搶這個名譽, 因為工業時代來臨了。艾菲爾鐵塔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然後被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取代。後工業化的都市, 紛紛開始大白象的工程, 與天比高的摩天大樓成為各國角逐和展示國力的工具。

“HBF火車站大堂的滿佈灰塵玻璃後面, 就是近乎黑色的哥德式高塔, 到底是在火車站旁邊修了這教堂, 還是在教堂旁邊修了這火車站?當然是後者了, 因為這教堂足足修了六百年呢!” 四分一世紀之前, 科隆就是留給大學時代的我這樣的第一印象, 現在也是。25年對科隆大教堂來講, 只是一秒鐘而已。時間在這裡停擺了。

“世界最高建築物” 由遠古時代非洲的金字塔, 到中世紀歐洲的兩大教堂, 美好時代的艾菲爾鐵塔, 然後跟殖民者的五月花號船, 19世紀是美國摩天大樓的年代。直到21世紀, 最高者又移師到了中東(杜拜塔)和亞洲(今年落成的上海塔)。剛好就是人類發展的一部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