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的巴黎越南味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最好的越南牛肉河在巴黎」,這句話,就像「最好的港式點心在溫哥華」一樣吊詭。美國介入越戰前,法國曾經殖民統治過越南超過一個世紀。越戰後大量越南富人逃難去了法國,就像1949年上海商人逃到了香港一樣, 於是越南的最好廚師就這樣1975年來到巴黎。

我的巴黎導遊Celia說「你這幾天吃了那麼多餐米芝蓮法國菜,要不換個口味,去吃Dong Huong(為平)吃碗張曼玉都吃的越南河粉Pho吧!」。

那年曼玉還是巴黎人, 這家位於Belleville唐人街的Pho店因為生意好,由原本一家開到三家,連在一齊。我不吃牛肉關係,就叫了沙爹蝦河粉和燒豬肉檬粉,前者香辣,後者賣相和味道都直追我最懷念的河內名店Bun Cha Dac Kim! 薄荷香草上了一大碟,我還是嫌不夠。越南傳統是用筲箕,將薄荷香草堆到小山一樣,任吃不要錢,這才過癮。門庭若市,大部分為法國人, 用筷子也十分纯熟。

「你看當今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用筷子,就證明中華文化流傳到了那裡。這個筷子文化圈,就只有中國、越南和日韓。刀叉就不同了,從亞洲的泰國人到南美的秘魯人都用。可能中國和法國一樣,地大物博,所以封閉不進取。」Celia告訴我英倫三島狹小貧脊,氣候寒冷,人民自然心有不甘,為生活向外擴張,最後佔有了世界三分一的陸地。法國地大而富庶,氣候溫暖,物產豐沛,人民自詡生活在美好年代,怎麼捨得離家遠征?所以法國殖民地遠不及英國多, 法語影響力也不及英語了。巴黎治安臭名昭著,有個真正懂得巴黎、講港式粵語的地頭蛇帶路,安全放心很多。Celia寫Blog很好看, 經常介紹巴黎的有趣地方: http://bonsejour.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