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起源於中世紀的朝聖。」我看過酒店業的書籍,介紹世界尚未打通的中世紀,出現了最早的旅客,就是長途跋涉去朝聖的香客。世界上最早的旅館,中世紀就出現在朝聖路線上。
潮來汐往,這座疑幻疑真的海市蜃樓,1300年來一直是天主教的朝聖中心,現在成為法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Lonely Planet甚至將艾菲爾鐵塔排在聖米歇爾山之下。
下了接駁巴士, 步行幾分鐘就到了城門前。又厚又重的城門叫Bavole, 建於1590年,大門上還套有小門和小窗,一個人推也很吃力。就像中世紀的十字軍, 我進入了一個小小而陰暗的堡壘, 半明半暗的老燈, 照在磨平了的鵝卵石小路, 開城門迎接我的是否是騎在白馬上的聖女貞德?
城門上掛著閃爍燈飾,和這中世紀磨蝕至今的城門格格不入。走進去就是凹凸不平的鵝卵石路,上面有1434年防禦英軍的射石器。往上走,還有第二道堅實城門、滿佈炮眼、箭眼的城牆!可見當時的防御工程,固若金湯。進了第二道城門,才出現島上唯一大街Grande Rue,所謂「大」,也不足以行車的三米寬小石路,如蝸牛盤旋向上,兩邊滿佈供朝聖者使用的木屋老餐廳,二樓就是木屋老旅館。
作為歐洲的「耶路撒冷」,聖米歇爾山千年香火不斷。
我訂的朝聖旅館Auberge Saint Pierre就在餐廳樓上,這是一棟有閣樓的木樓房。木樓梯很窄,當然沒有電梯。所以不要由巴黎帶行李箱來,只帶一個背包就好。老房間配備現代化的洗手間,酒店二樓有一道後門通往城牆上方。方便當時的居民,隨時上城牆觀察敵情。
放下背包後,我出來逛逛。大街上水靜河飛,才晚上七點鐘,跟團和即日來回的遊客已散,商店全部打烊了。小巷油燈搖曳,中世紀木屋沉睡,一隻黑色小野貓,打破了寂靜, 就像跌進了宮崎駿的動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