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來自澳門

20140910

由新馬路轉上小山崗,五分鐘就到了崗頂前地,矗立著檸檬黃的聖奧斯定教堂, 門口雕刻了著名的耶穌會(Jesuit)會徽,建於1591年,明朝萬曆十九年。站在保育良好的教堂門口, 我想起遊走玻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巴西, 甚至烏拉圭小鎮時, 都見過的Jesuit Reduction(耶穌會傳教區), 均是頹門敗瓦、野草雜生。

現任教宗方濟各是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這個天主教的男修會五百年來一直在東方和美洲以教育傳教。澳門大三巴牌坊上有四位耶穌會士雕像,都身穿歐洲人的服飾,唯獨利瑪竇銅像穿儒士服飾,證明他很仰慕中華文化。1835年和大三巴付之一炬的, 就是耶穌會在1594年於澳門創立的中國第一間西式大學 “聖保祿學院”。

明朝時耶穌會教士利瑪竇曾在這個學院學習中文, 得到明朝皇帝的信任, 在北京住下來, 傳播西學以及天主教。利瑪竇將文藝復興後西方先進的天文、數學、地理傳播到中原(以及日本)。為明廷製作了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 他翻譯出北極、南極、地中海這些字眼, 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