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為澳門這散落在航海大發現路上的歐亞混血兒尋親,我第一個提名印度果亞。的確,果亞和澳門,好像失散多年的親兄弟! 兩個城市都錯過了發展機會,由先頭部隊的葡萄牙人供手相讓給了後來居上的英國人,做不了國際金融大都市。但同為天主教城市,同樣有賭場,同靠其獨特的 “葡式亞洲殖民風情小城”,做了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除了人滿為患的大三巴、議事廳前地,葡萄牙人留下的這個東亞第一個殖民地──天主聖名之城,還有一些沒有被自由行人海淹沒的小小秘境, 埋藏著千絲萬縷的果亞關係。
由新馬路轉上小山崗,五分鐘就到了崗頂前地,這裡擁有幾座世遺的葡式建築,寧靜的葡萄牙碎石小路上,矗立著蘋果綠的中國第一間西式戲院崗頂戲院、以及不向外開放的聖若瑟修院, 巴羅克的裝飾風格更增添了建築的美觀,當地人稱為「小三巴」, 被稱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這裡藏有「歷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聖方濟的右手, 他曾經在果亞為過萬人付洗。屍體長期不腐爛,右手留在澳門,屍體被運回果亞。聖方濟被奉為果亞的保護神, 每年都有盛大遊行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