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生死戀

20140827.JPG

印度教義中,恆河這條母親河,是從濕婆的頭髮流出來的。濕婆非婆,原文為Shiva,是男神,太太為帕瓦蒂(Pavati)。我個人認為,Shiva翻譯成中文「濕婆」,語意皆不達,除了聯想到恆河。

我等外人看來,恆河又黃又混濁,但印度人卻視之為洗滌「不潔」效果最佳的河流,因此印度人經常在恆河兩岸洗澡或擦拭身體。傳說,濕婆迎恆河水下凡的地方,正是瓦拉那西。根據印度教教義,在恆河旁邊火葬並把骨灰撒入河中,即脫輪迴,成為上天堂的捷徑。所以幾千年來不止香火旺盛,殯儀業還因此相當發達。

河中含有大量人體骨灰,看着印度教徒雙手直接掬起河水,咕嚕咕嚕就喝了下去,我心中自然充滿崇敬。還有更多人帶了水壺,將黃泥水裝進去,拿回家請人喝。

二十年前,我當背包客環遊印度全境時,印象最深刻、愛恨最分明、最念念不忘的,首推瓦拉那西。當時身為大學生的我,看到光脫脫的遺體火化、睡在河壇上等死的病人、掬起浮着骨灰的恆河水一飲而盡的老人、父母將初生嬰兒放在水面祝福──短短幾十年「生老病死」的人生縮影,一瞬間聚焦眼前,我怎能不顫慄、不震撼、不反思、不銘記?

生老與病死,罪孽和救贖,都歸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