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最近入選了世遺, 我估計, 很快北歐就會將同期的另一條貿易大道: 羅馬時代的 “琥珀之路”申請世遺。
北歐是琥珀的最大產地, 因為波羅的海在四千萬年前曾經是松柏森林, 無數樹脂掩埋在地下經過壓力和熱力,千萬年氧化形成了琥珀, 後來被暴風雨沖上岸,被北歐人當貨幣使用, 稱為 “北方黃金”。 商人就由北歐運送這種擁有陽光色彩的珍貴寶石到地中海, 換取等重的黃金, 出現了這條由普魯士的波羅的海海岸直達羅馬的琥珀之路。
除了不透明的蜜蠟, 近年被內地土豪炒到天價以外, 一般琥珀的價格仍然屬於便宜的半寶石價格。現在黃金為每克42美元, 琥珀每克售價由1美元到1000美元都有, 裡面有很多學問, 是古羅馬人也不懂的。
當今世界上最貴的琥珀, 並非產於波羅的海。而是羅馬人從沒有見識過的藍琥珀,表面上是淡黃色的一般透明琥珀, 但在陽光直射下, 或用紫外光電筒一照, 就會變成妖豔的藍色,角度變, 顏色也在變, 十分神奇。原因是這種稀有琥珀形成於火山高溫的地層, 在地下烤了二千萬年, 才將原本天空藍的透明琥珀加入了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