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口中很驕傲的, 都是1500年前薩非王朝或更早的波斯帝國留下的宮殿、大橋、清真寺、古宅、花園等, 像一個塵封了千年的美人。留戀於千年之前的美麗、偉大, 但絕口不提1935年至今的伊朗近代史。
因為在1935年,「波斯」改名為「伊朗」, 政變動亂頻頻。1963年白色革命, 1979年爆發了伊斯蘭革命,民眾佔領美國大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交惡。1980年,伊拉克在美國支援大量武器下發動了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八年戰爭, 令伊朗滿目瘡痍。
原來, 中國在波斯文中叫 “Ching”(秦), 現在仍然叫中國人做秦人, 而不是Chinese。因為絲綢之路的關係, 公元前200年的波斯已經和中國秦朝有商貿的緊密來往了, 西漢张骞出西域時到達的安息國, 就是波斯。
自古波斯詩人傳頌 “伊斯法罕, 世界一半”。曾為雄霸歐亞的波斯帝國首都, 這裡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廣場, 也有三個世界文化遺產。貴為 “世界文化遺產” 的伊瑪(Imam)廣場, 長512米、寬163米,面積僅次於我們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廣場中心以前是供皇帝貴族享用的賽馬場, 現在改為草地公園, 四週是巨大的巴扎市集。售賣銅器、陶瓷、青磚及波斯地毯等, 行一個圈不停步都要一個小時以上。
另一個名勝 “三十三孔大橋”及哈鳩橋, 都是兩層橋的結構。原來富裕的波斯皇帝為了冬天水退時, 不想見到光禿禿的橋墩, 於是修建了兩層的多孔橋樑, 夏天時走上層, 冬天時兩層都可以使用。
多謝你精簡的描述,我正準備去伊朗旅遊,這些資料使我對這個地方加深了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