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伊朗首都德黑蘭, 是凌晨五點。歡迎我的早餐, 就是一碟紙皮一樣的乾面餅, 堅韌度勝於美術用的紙板, 餐刀都沒用, 要用剪刀才可以切割。
自問對食物要求很彈性的我, 甚至可以和印度人吃地上製作的灰塵薄餅Nann津津有味。但面對這碟乾巴巴、凍冰冰、可以練毛筆大字做門面招牌的堅韌紙板, 開始時完全束手無策, 無從入手。
以後十天, 每天三餐主食除了紙板, 都是波斯的主食 ── Kabab(卡巴烤肉), 而且只有三款選擇, 雞羊和牛。我終於想到了我們中國的 “春捲”, 用紙皮來包烤肉一齊吃, 果然, 味道有幾分似春捲, 果腹還是不錯的! 當然要小心紙皮的硬邊頗為 “界口”。
伊朗五寶之一的藏紅花 (其它四寶是地毯、石油、黑魚子醬和開心果), 經常出現在米飯和雪糕上, 每次白米飯上面那麼幾粒鮮黃色的, 不要以為是黃米或牛油煮的, 其實就是用藏紅花煮的。0.1克要十美元的名貴藥材, 居然可以在日常的白飯上見到, 唯一原因是伊朗是藏紅花的最大產地,世界80%的藏紅花都產自伊朗。
波斯餐廳裡一個有趣的現象: 男女分坐, 楚河漢界, 涇渭分明。一對情侶時會面對面坐, 但一大堆朋友的話, 一定是男女分坐了。
連巴士上也是, 男生坐前面, 女生坐後面。地鐵有 “Women Only”的車廂, 的士更有 “Woman Taxi”, 連司機都是包頭的女生! 我懷疑, 如果媽媽帶了兒子上街, 豈不是要分開兩輛的士?孟子曰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禮失而求諸野, 伊朗人大概是孟子的最佳實踐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