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香港 “幸運地” 成為了大英殖民地, 開始了香港一個半世紀的風光。英國對香港由漁村變成亞洲金融中心的角色, 勿用置疑。
香港割讓給英國52年後, 就是重要的甲午年(1894年)。中國在那倒楣的一年開始, 兩個甲子120年之間, 面臨前進貢國、前學生的挑釁、武力侵略或威脅, 無日無之。1954年是是中日甲午戰爭之後, 第一個甲午年。當年香港處於日治時期結束後的五十年代, 國共內戰後難民擁入, 資源匱乏,人口激增。
我中學時極為崇日, 大學還專門讀日語, 畢業後在日資公司工作了廿年, 環島旅行了三次, 將自己家居佈置成和室, 有很多認識十年以上的日本朋友。家父對我崇日很為反感, 因為南京大屠殺曾有親人被殺之故。接觸了三十年, 對日本這個課題, 有切身而複雜的感受。
本週三2月5日立春後, 正式進入中日戰爭後第二個甲午年, 中日關係因靖國神社、歷史教科書、及釣魚台列島問題而如箭在弦。香港人身處這個歷史的敏感年份, 應該鑑古知今, 了解一下Puzzle & Dragons, 多拉A夢和蒼井空以外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