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願生如夏花,死如秋葉。)
泰戈爾《飛鳥集》
這是一趟跨越生死、穿越今生來世的旅行。
這是廿年來第三次西遊天竺的遊記,見證了項明生思想上的轉變。人人去過都無法忘記印度蒼蠅多。廿年前我看見印度只有蒼蠅,三年前再看印度沒有蒼蠅,今年發現印度蒼蠅不過是蒼蠅而已。
凌空的印度
吳承恩明朝時在江蘇寫的印度,和我今年在印度寫的印度,剛好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彩鳳雙雙,青鸞對對。彩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
地上黃金瑪瑙,鳳凰在天上飛。奇花異草,芬芳撲鼻。亭台樓閣,滿目珍寶,這是吳承恩描寫的《西遊記》唐僧取經的地點:印度。
地上牛糞狗屎,蒼蠅在天上飛。豬餿人尿,氣味攻鼻。地上坑坑窪窪,垃圾重重包圍。這是2014年榮升金磚四國後的印度。
但是沒有了蒼蠅牛糞的印度,還是我們的印度嗎?
世界上只有這個國家,只追求來世,不重今生。所以這裏的人輕物質,重精神。地上坑坑窪窪滿布牛糞,大家都視若無睹,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所以這裏着重精神的宗教繁多,但物質建設乏善可陳到貧瘠的地步。幾千年來,其他國家都忙着擴充軍事力量,搞工業革命,由波斯帝國到蒙古大軍到大英帝國,都沒有遇上抵抗,輕易就打下了這個半島。這裏什麼都缺乏,到了今天,很多地方連馬路、電力、自來水都沒有,但偏偏就是不缺一樣東西:宗教。
印度,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宗教博物館。你千萬不要來印度同印度人講:「不理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種中國式功利主義思維,可以令中國成為效率一流的世界工廠、多快好省的新經濟體,但無法將埋首苦幹的中國人推上思想的高地、站在道德的雲端;那裏是形而上的意識空間,印度人洋洋得意的陣地。即使中國作家余秋雨批評印度文明為「蹈空」,不着實際,一天到晚都玩虛幻,搞思辨,形而上,不現實。我不認同他,別人懂得凌空舞蹈,五千年都不着地,也是一種你我他學也學不到的能耐啊!誰說一定要工廠大軍埋頭一天二十四小時組裝iPhone才是美麗的人生?到頭來,安撫富士康跳樓員工的心靈雞湯,還不是這「蹈空」舞者二千五百年前的隨口一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
「如果你能以平和、無憂無慮的腳步行走於這世間,那麼對你而言,你將無須到所謂的淨土或天堂上去。 」
一行禪師Facebook
快樂的沸點總是那麼低
無時無刻,一年四季,晴天陰霾,我三訪印度,遇上的印度人總是笑容可掬。快樂的沸點總是那麼低,樂觀總是那麼的廉價,幸運女神與全民同駐,無論是垃圾場的窮人小孩還是大酒店出入的有錢人家,流浪四方的赤腳修行者還是IT企業白領,每個印度人都堅定不移地、大無畏地宣稱:「我的來世,一定更好!」雖然印度大部分人口是貧窮低賤的吠舍、首陀羅種姓,但這並不重要。來世,我可能會成為高貴的婆羅門、顯赫的剎帝利。為什麼?
因為輪迴轉世這概念並非佛祖所創或專有,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同期的耆那教、後期的印度教,均建構在「來世」的理論基礎上,印度幾乎所有宗教都宣稱可以經過該宗教的方法,達到一個更美好的來世。
世界萬物皆心造,今生的一切皆是夢幻泡影,物質享受更受人鄙視,精神世界才是人人追求的。通過各種宗教的修行,這個世界上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於是成功自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項調查更顯示九成以上印度人表示:「來生願做印度人。」這對經濟騰飛但爭相移民的中國人來說,實在難以理解。
印度人活在宗教之中,所有辦公室、的士、家居、商店,均貼滿了濕婆像、象頭神。收了錢的小販,親吻紙幣,感謝神恩。寶來塢的電影情節、年輕人的手機鈴聲、唱的卡拉OK,也在宣揚教義。心靈的富足,遠遠超越了這個次大陸的物質文明。
五千年前,雅利安人由開伯爾山口(Khyber Pass)打進來了印度,征服了原住民達羅毗茶人。他們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河文化,由《吠陀經》、梵文、到婆羅門教、佛教,更遺留下來根深柢固的種姓制度。
雅利安人的濕婆和佛祖身後,二千多年來,外來的侵略者一波接一波地侵佔印度,由開伯爾山口打過來的就有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一世、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到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帖木兒大帝,到十五世紀由海路登陸果亞的葡萄牙和英國,帶來了拜火教、希臘多神教、回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千年後,浪淘盡,英語留下來,葡萄牙語留下了,回教建築結晶品的泰姬陵留下來了,濕婆仍然屹立不倒,八成人口仍然篤信印度教。和其他歐洲前殖民地的亞洲、拉丁美洲、美洲,大相逕庭,為什麼?我帶着這個疑問,三次前往這個宗教的搖籃。
《足足五萬年‧西遊記》講座預告
講座由《温暖人間》主辦,第一次由項明生現場演繹他廿年三訪印度悟得的道,和大家走進這個世界宗教博物館!起點為最不平等的婆羅門教、正念步步走入五大佛教聖地(藍毗尼、菩提迦耶、鹿野苑、舍衛城祇園精舍、拘尸那羅)、阿育王的原始佛教石窟阿旖陀、印度另兩個宗教耆那教、印度教聖城瓦拉那西、穆斯林的眼淚:泰姬陵、達迦馬船隊帶來的天主教。跨越五千年,盡享六大宗教的盛宴。
日期: 3月19日(三)
地點: 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時間: 晚上7時45分
門票:詳情請參看下期《温暖人間》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