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陶淵明, 每一個轉角、每一個面孔、每一家人戶、每一句交談, 都不是在這個2013年的悲情世界。
我成了徐俠客, 一抬頭、一望遠、一呼吸、一細聽, 這邊箱不像是暖化中垂危的地球母親。
不丹, 是當今實實在在位於喜馬拉雅山巔的桃花源。幸存在這娑婆世界的最後一片樂土, 香格里拉, 芬芳喜悅。
幸福地圖的雲端
工業革命二百多年來, 全世界都發瘋地在追求GDP (國民生產總值), 由最發達的西方到最貧窮的第三世界。但是, GDP, 就能帶給70億人類幸福嗎?
幸福, 並不存活在物質財富的數字裡。當代經濟學家之父亞當斯密, 在1759年已經明言“經濟發展應當以公民的幸福生活為目標”。 因為, 人, 不是簡單的物慾奴隸。
根據英國國立萊斯特大學製作的著名的 “世界幸福地圖”, 證明了這個悖論──
“GDP越高, 但越不開心!” 像富裕的美國人僅排在第23位,英國人排第41位,德國人第35位,法國人第62位, 中國排在第82位。亞洲最有錢的日本, 自殺率最高, 排在第90位。
頭十位最幸福的國度, 卻有一個貧窮的亞洲國家, 但也是最幸福的亞洲國家──不丹。
源起1972年, 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 剛超越德國,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一年,包括香港的亞洲四小龍GDP起飛, 香港海底隧道通車, 李嘉誠創立了長江實業。
另一邊廂的雪山上, 1972年, 國王旺楚克破天荒宣佈──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成為不丹國策。英明的國王, 當我們今天尚在埋首保八的四十年前, 已經帶領國民走上了幸福之路。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導遊今天陪我跑一天, 仍然笑瞇瞇。 “Sanway, 你工資才100美金, 你看到那麼多外國遊客收入是你的十倍以上, 你覺得呢?” 導遊說 “我每個月只需要用50元的時候, 要100元來做什麼呢? 你記得嗎? 我今天陪你進去村莊時, 路上有一條毛蟲在路中間。我撿起來, 扔到路邊。因此, 我今天救了一條生命啊! 我逝去的母親在天上看見, 一定很高興, 我比昨天更快樂了。”
他剛去過曼谷, 我問他怎麼樣? 原來, 我們心目的渡假天堂, 在純樸的不丹小伙心目中, 完全是地獄! “那裡擁擠到難以呼吸, 高樓大廈壓迫感強, 看不見藍天, 太多垃圾食品的快餐店。你知道嗎?我們不丹沒有一間西式垃圾快餐店。我到了曼谷超市, 很多血腥的動物屍體掛出來, 我最後嘔吐了!我們不丹禁止殺生, 全民食素。全國沒有一個屠夫, 但為遊客或其它宗教移民, 會由印度輸入凍肉。外國的空氣如同垃圾場, 街道上居然還有人抽煙! 不丹禁煙, 雖然今年改法例, 私人地方可以抽煙, 但公眾地方抽煙, 會囚禁五年呢!”
這麼純淨的國土, 這麼純樸的人民, 地球其它地方的確很危險, 還是回到不丹這淨土安全一些!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跨過翡翠綠的河水, 頂著藍到透明的琉璃天空, 沐浴在晨光漫山野草芬芳中, 我今早到訪不丹小鎮Punakha的早市。
早市內除了穿著傳統不丹服Goh的老實農民在賣菜(不丹全國禁殺生), 更搶眼的是少數民族Yakherder, 頭頂小小的、尖尖的竹帽子, 這些北部山地人是遊牧民族, 地理和血緣上更接近藏人。他們成羣結隊, 冬天到Punakha來, 帶著雪山特產的犛牛油、犛牛芝士, 來交換低地不丹人的農產品。
我問一位Yakherder老婆婆“你們遊牧居無定所, 怎麼可能安居樂業?” “沒有房子, 就不必擔心什麼火災、被竊, 自由自在, 想去哪就去哪!” “不丹這邊的收入比西藏還要低, 你真的幸福嗎?” “關我什麼事? 我都不懂數字和錢。我每年冬天帶我自製的芝士都來這個市場, 見下老朋友, 聊聊天, 就換回了我全年要的米油鹽! 無憂無慮, 還要什麼呢?”
佛陀笑著對眾比丘說: “你們多麼幸福, 你們沒有牛可以失去啊!” (注1)
注1: 《放下心中的牛》, 一行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