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了西牆以外,猶太人的另一精神支柱就是梅察達要塞。梅察逹對猶太人的意義十分重大,代表了猶太人不屈不撓的民族性,「不自由寧願死」的價值觀。現代以色列軍人宣誓最後總會加上一句「永遠不能再失去梅察逹要塞!」。
站在這座Judean Desert沙漠的黃土高坡上,山上山下霧茫茫,能見度頗低,不是煙霞,而是沙漠起風時揚起的沙塵。我在想, 著名希律王的冬宮,為什麼選擇在這荒蕪悲涼、寸草不生的地方?沒有希臘衛城的繁華,也沒有英國溫莎堡、法國凡爾賽、俄國加芙蓮宮、德國新天鵝堡的如畫風景。一天到晩,這個皇帝誓死守著一個大土坡。其實, 沙漠中間還有幾十個沒人的大土坡,大家爭來干什麼?看歷史書才明白希律王為了被免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反抗,才選擇這個荒山野嶺修冬宮。
公元前63年猶太王國被羅馬佔領,設「猶太行省」,立希律王為傀儡,就是他和猶太祭司串通釘死了耶穌。希律王為避免被人暗殺, 就在這個不著邊際的沙漠中央, 四百米高的石山上, 修建冬宮。整個山頂被人工削平,山上有多座建築物,包括有三層建築北宮, 第一層是半㘣形,第二層是㘣形,第三層是方形,這麼複雜只因希律王怕悶! 每一層都有浴室以及無敵山景。山頂少不免羅馬式大浴室, 浴缸及蒸氣浴室墻上都還遺有漂亮的馬塞克及壁畫。
公元70年,猶太人爆發反羅馬的起義,羅馬進攻耶路撒冷,四個月之後,全部猶太城市淪陷羅馬人手中,隨了堅守梅察達要塞的967個猶太人,他們在這裡堅守了兩年。今天仍然可見到他們搜集雨水的工程, 有廿九間儲物室,儲存榖物、橄欖油,可以足夠食用數年。最後, 羅馬士兵修築棧道, 攻入要塞。當時山上的猶太人誓不投降。但猶太教義不準自殺,惟有找出十名義勇軍, 殺死全部自己人, 最後一人自刎身亡。十分悲壯! 這裡發現很多寫有名字的陶片,他們都是英勇就義的士兵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