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拉薩飛到不丹

 

坐老虎, 由拉薩飛到不丹

上週訪問康卓婷仁波切, 才慚愧自己對密教的一無所知, 於是潛心學習。顯教和密教不同, 前者是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佛公開講說的大藏經, 像《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等我們熟悉的經典。後者興起於公元六世紀, 佛祖入滅後千年, 結合了婆羅門教和印度教, 為大日如來傳授的真言、密咒、儀軌、瑜伽、契印等。顯教在藏語中稱 “奪”(mdo), 密教稱 “阿”(sngags), 藏區傳統為先顯後密、由顯入密, 這是和漢地顯教最大的區分。(注一)倒底什麼是密教?這就要走一趟拉薩和不丹, 追溯藏密的起源!

世界上最高的宮殿

盛唐時,偉大的松贊干布剛創造了藏文, 跨越今天五個國家的453萬平方公里的吐蕃王國。他為了迎娶文成公主, 修建了今天屹立在拉薩市中心的西藏第一景點、人民幣五十元後面的圖案、世界上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梵语意即 “佛教圣地”)。

高居海拔3700米的宮殿, 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從外觀看有十三層,實際只有九層,白宮不是美國華盛頓那個, 是松贊干布及之後的歷代達賴喇嘛生活、起居的場所,共有七層。最頂層是達賴的寢宮「日光殿」,只有達賴才能用黃色窗簾。聽聞內裡成設豪華, 不開放。扎廈位於紅宮西側,是為布達拉宮服務的喇嘛居所,最多時居住着僧眾25000多人,不開放。

那一百元人民幣的入場費, 到底看什麼呢? 紅宮! 這是主要參觀地點, 位於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外牆為紅色。宮殿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五座, 以五世達賴洛桑嘉措的靈塔最大,塔身五層,金箔包裹,共用黃金11萬兩,鑲嵌一萬餘顆鑽石、珍珠、翡翠和珊瑚等。未設靈塔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是西藏的李後主, 他的情詩, 廣為傳頌, 最近湖南台電視劇《宮》的主題曲, 就用了他的情詩《見與不見》 :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

懸崖絕壁上的虎穴寺

文成公主為松贊干布及吐番王室帶來了中原的佛教, 具體是顯教。松贊干布去世後, 西藏原有的苯教勢力開始反佛, 發生了滅佛運動。直到赤松祖贊即位,發現顯教無法對付苯教,於是750年邀請印度那爛陀寺著名的密宗大師蓮花生赴吐蕃 “調伏群魔”(指苯教的神怪)。蓮花生大師以密教的神通, 調伏了苯教八部鬼神。他最聰明的做法, 就是 “收納”而不是使用暴力對付苯教。

苯教是西藏原始民間宗教, 山有山神, 水有水神, 樹有樹神, 河有河神。蓮花生將這些原始神兼容並蓄, 收納到藏密之中, 創造了一個新的神的系列: 護法神 “劫迥” (Chos-skyongs), 沒有上限, 方便隨時增加。所以藏區的神靈望上去, 和漢地有很大區別(注二)。情況有點像革新後的印度教將佛教收納進去, 印度教毗濕奴神廟之中,有他的多個化身,其中第九尊就是佛陀。

不丹帕羅3000米的懸崖上,天衣無縫地鑲嵌著金光閃閃的虎穴寺。蓮花生大師出生于印度西方鄔丈那國(今巴基斯坦),因其化生於湖中蓮花,故名為“蓮花生”。 以“神通”、“咒術”名聞一時, 他開創的宗派稱為寧瑪派(紅教)。蓮花生大師曾坐飛虎到此山洞打坐, 直至圓寂成仙, 1692年在此建虎穴寺, 成為不丹第一名勝, 因為蓮花生大士的地位崇高, 此寺也是不丹人的麥加、耶路撒冷。

我等凡人沒飛虎坐,先要坐車途經不丹最二高的雪山, 和西藏交界的Jomolhari 山, 海拔7214米。再爬三個小時上山,爬了1400多級石梯, 我埋怨導遊為何不修個纜車方便我們? 他說, 這會破壞環境! 因為不丹國策, 所有基建發展都以環保為重。

沿途小溪、瀑布、經幡、轉輪、藍天、清風相伴,不似在人間。在虎穴寺坐下冥想,耳邊是風聲的愈療,瀑布的伴奏,鳥兒的細語。整座寺院頂全是金箔, 在潔淨的藍寶石天空下, 成為懸崖絕壁上閃耀萬丈的巨大珍寶(仁波切意即 “珍貴的寶石”)。當時剛剛有家人離世的我, 坐在懸崖邊, 打開仁波切寫的一本書, 開始閱讀: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體,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體意義的一面鏡子。…許多上師相信,西藏教法正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蓮花生大士和其他有遠見的上師,曾做過許多佛法將傳到西方的預言。” 寧瑪派(紅教)上師: 索甲仁波切名著《西藏生死書》

 

注一: 資料來源: 王志遠《佛教密宗百問》、許明銀《西藏佛敎之寶》

注二: 資料來源: 王堯《走近藏傳佛教》